新编大型豫剧《王熙凤》服装设计专访——张男

张男,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2016级戏曲人物造型设计专业研究生,师从彭丁煌,2010-2014年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戏曲服装设计专业。

本科期间获得奖励有:

2011年11月 朝阳大学生艺术节服装设计类最佳人气奖;

2012年5月 印记——首届梨韵丝影服装比赛最佳时尚奖;

2012年6月 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2012年12月 朝阳大学生艺术节服装设计类最佳设计奖;

2012年12月 第七届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odbo服装设计大赛银奖;

2013年3月 2013中国舞台美术教学作品展教学奖;

2013年10月 话剧《尘埃落定》入选中国戏曲学院赴美国宾汉顿大学作品展留校优秀作品;

2013年10月 《牡丹亭》入选中国戏曲学院、马里兰大学戏剧舞蹈学院联合教学展;

2013年12月设计制作话剧《禁闭》获校12.9戏曲节最佳服装设计奖;

2014-2016年工作于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

201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戏曲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

在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跟随导师参与剧目《牵云崖》、《铎声阵阵》、《黄五娘》、《金石吟》、《鼓浪曲》、《在路上》、《铁汉公薛瑄》、《徐霞客》、《檀香刑》、《藏地彩虹》等剧目的服装方案设计。负责锡剧《徐霞客》的服装制作监制工作,歌剧《檀香刑》、音乐剧《余子俊》的服装助理工作。独立担任小剧场实验昆剧《画狐》、小剧场原创京剧《钱塘囍事》、小剧场原创京剧《再见阿炳》、小剧场越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新编豫剧大戏《王熙凤》等剧的服装设计。在导师带领下 参与中国戏曲学院项目京剧《一缕麻》的服装设计工作。

研究生期间获得奖励有:

2017年12月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学业三等奖学金;

2017年12月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2018年11月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2018年11月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2018年11月 《画狐》获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剧目展演(团队)奖学金;

2018年11月 学术论文《浅谈小剧场实验戏曲服装设计的个性化体现——以昆曲<画狐>为例》入选第十一届国戏论坛优秀论文并获三等奖。

豫剧《王熙凤》服装设计构思创作到制作呈现的过程经历了很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我以往的设计理念中,我是非常崇尚设计上的创新和风格化、个性化的实验的,偏向于传统的设计方案绝对不会是我在拿到一个新剧本后优先考虑的方向,但是经过阅读剧本和与导演以及其他主创的沟通交流,我对这次设计印象有了方向上的转变。

建组初期的服装设计构思:

首先作为已经有普遍的大众角色形象认知的《红楼梦》题材,我们这次的创作可能侧重的并非形式上的颠覆和创新,而是在尊重原有经典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所做的偏重内容以及精神上的创新,“王熙凤”还是“王熙凤”,只是赋予她更多一点新的时代解读。

其次做经典文学作品的人物创作是背负一定压力的,特别是有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成功的艺术作品珠玉在前,对于这一类型的题材,我们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创作实践可能首先要做到的是稳扎稳打,要让大家对角色的视觉感受有所认可而后产生共鸣,不能太过偏离既有的传统经典,简单说就是仍要让“王熙凤”像“王熙凤”。

最后就是考虑到大观园中角色众多且富贵煊赫,若将从主演到龙套每个角色的服装都斥资打造对我们来说是很奢侈的,实际演出时我们需要与传统衣箱的戏曲服装相结合,同时我也很期待去做符合导演理念的“学院派”的正统大戏,既不能不出新也不能为求新而新。

总之每一个设计上的小小决策都凝结着剧组主创们共同的斟酌和思考,而通过这次的创作我也深深体会到要将偏向传统风格的戏曲服装设计做得好并不容易,整个创作、制作过程倾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经过实际的创作实践,亲手去反复尝试,一点点将想法转化为现实,也更能感受到我们需要对于传统的东西心存敬畏,诚然不能被其束缚,但更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化为今用。

很感激能有这样好的机会来做研究生团队的创作实践,从申报立项到顺利演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从始至终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我们剧组大家庭对我的信任和包容,很开心能跟这样优秀的同学们合作,还有研会小伙伴们默默的辛苦付出。尤其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彭丁煌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既传授我专业经验的指引又给予我研究探索的空间,实践是理论的基础,通过实际实践探寻专业之道、提升专业能力,在自主钻研中生成学术成果是导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庆幸在演出结束后听到许多肯定的声音,当然也有不少质疑与批评,不论哪种评论,我觉得都是我们专业学习进步道路上宝贵的经验,相信通过这次实践经历,我们每个参与其中的同学都收获很多,提升很多,在以此为新起点的未来创作之路上定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