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学术讲座系列之——王云亮《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理论方式——从中西绘画比较中来谈》

 

王云亮,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曾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画理论及创作、戏曲绘画等。中国画作品《嘉木浓荫》获“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专著:学术专著《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术论文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2007当代艺术批评及理论”三等奖、中国美术学术论文二等奖等奖项。另出版专著有《现当代中国画理论及创作研究》、《中国30幅最著名的绘画》、《中国古典艺术精品图解·绘画》、英文版《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经典》、《学院派精英·王云亮》、《王云亮作品集》等。

王老师本次讲座专题为《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理论方式——从中西绘画比较中来谈》,本次讲座分为上下两大部分。

第一板块: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一、中国画概念

“中国画”一词是近代以来才有的词,而中国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产生“国画”一词,这个词的产生有民族自尊的意识在里面。20世纪80年代末从材料角度又兴起“水墨画”称谓。现在官方仍以“中国画”名称为准。“中国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画”与“中国绘画”意思相同,狭义的“中国画”仅指卷轴画。通常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和使用“中国画”。“卷轴画”与西方“架上绘画”意义相仿。当然“卷轴画”并不只限于“卷”和“轴”的形式,只托一下就装入镜框的也应该包括进来,册页、扇面等形式也应该包括进来。

传统的中国画概念:通常将使用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毛笔、纸绢、墨、砚),讲究富于华夏民族传统特色的笔墨、意境的卷轴画叫做“中国画”。当代的中国画概念:中国画就是以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材料为主(也包括引进使用水粉、水彩、排笔等西画颜料和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也包括吸收西方绘画观念及手法)画出来的画。中国画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工具材料和审美习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工具决定绘画方式。毛笔与排笔的不同决定中西画法不同。中国画工具简称:笔(毛笔分硬毫、软毫、兼毫三类)、墨(墨分墨锭和瓶装墨)、纸(宣纸分生宣和熟宣等)、砚(古代用砚台,现在用白瓷盘代替调墨)、画毡(羊毛毡)、印章及印泥。

 

三、中国画的分类

1、按技法(或手法)分为:工笔、兼工带写、写意

2、按题材分为:山水(从技法又分为界画、青绿山水、浅绛山水、水墨写意山水);花鸟(从技法又分为工笔花鸟、写意花鸟);人物(从技法又分为工笔人物、写意人物)三大科。现在美术院校的中国画系的分类,都先以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划分教研室,在三大科基础上再以技法划分工作室。(西画分人物、风景、静物三大类,大体与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对应,又不尽相同。)

3、按主题思想分为:禅宗画;风俗画;历史画;文人画等。

4、按装裱形式分为:卷、轴、扇面、屏风、册页等。

5、按色彩分为:水墨画和设色画,设色画又分为淡彩画和重彩画。

6、按画家身份分为: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或者分为画工画系统和文人画系统两大类。

四、中国画的欣赏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美”字时,认为“羊大为美”,“羊大”之所以为“美”,是因为“羊大”肉多好吃之故。中国人欣赏“美”与味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有关,所以中国人欣赏艺术作品时常说“品味”“品评”,看画说“品画”,故古代有《画品》著作,“品画”重在余味。西方人的审美方式主要以视觉和听觉作为审美感受的器官,而将嗅觉、味觉、触觉排斥在美感领域之外。西方人欣赏画重在视觉之看,所以西方绘画重形式。

谢赫“六法”就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欣赏中国画以“气韵生动”为首要,其次是“骨法用笔”。元代汤垕《画鉴》中说:“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甚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西方传统绘画的模仿论则是把形似放在第一位的位置。

五、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从中西绘画比较看中国画的特点

1、中国画重“以线造型”,“以书入画”;西画重“以面造型”。

中国画工具是毛笔,适合画线条。西方油画工具是排笔,适合画块面。中国画不同于西方油画以块面造型的特点,而是以线造型。正因为以线造型,所以以书法用笔画画成为可能。唐代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论,其实就是“书画同源”论,认为书法和绘画的起源是同体的,“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他也认为书画用笔相同。元代赵孟頫明确提出:“书画同法”。是说书法和绘画的用笔方法相同。题画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2、中国画的外部形式是“诗、书、画、印相结合”;西画是单纯的绘画。

中国画自宋代起,诗、书、画开始结合。元代时诗、书、画广泛结合。明代时印成熟起来,诗、书、画、印完备结合。融多种艺术于一炉,构成了中国画独有的民族艺术形式。

3、中国画的色彩观念是“重墨轻色”;油画极其重视色彩。

唐代以前(包括唐)重用色,从唐代开始个别画家重视用墨。宋代墨彩分明,院体画、民间画重视用色,文人画重视用墨。元明以来,中国画以水墨为主流,强调抒情写意,朴素淡雅,水墨淋漓,“墨分五色”,自由挥洒,于单纯中求变化。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文人作画用墨方便;二是受道家崇尚黑的思想影响。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画是焦点透视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主要体现在“以大观小”、“三远法”等方式中,也称动点透视。油画的焦点透视,即隔着玻璃而看故名,是定点透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批评李成“仰画飞檐”时提出应该“以大观小”。它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宗白华先生曾解释说“以大观小”时说:“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

5、中国画是超现实时空:西画是现实时空

中国画的超现实时空特点体现在“移山盗海”(山水画)、“移花接木”(花鸟画)的集约手段上。中国画中可把不同地方的物象综合到一起,为了主观表现需要,可再造形象。而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则是如实反映眼前的物象。如:唐代王维的《雪中芭蕉》为表现意境需要将南方的芭蕉加上北方的雪。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图中近景是南方的山,远景是北方的雪山,相隔千里之遥的景色收入一图。梅、兰、竹、菊可放在一幅画中。齐白石的虾是综合了几个品种虾的特征,经过取舍提炼而创造出来的。

6、中国画重视“计白当黑”的空白观;西画则不留空白画布

中国画空灵;油画实在。在中国画中,画面上画出的部分应好看,同时留白也应是合理分割,必须好看。空白观受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影响,“有生于无”,虚空部分更能给人以无限的想像。苏东坡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如:齐白石画虾不画水,更使人感觉其水之充溢画面。传统戏曲的舞台布置是“空”。京剧的表演里也有空,比如在一个精彩的做工,或一段精彩的唱之后,稍微有一个停顿,内行观众给以热烈鼓掌,这个停顿就是小空白,让观众在空白处回味一下精彩之处。

7、中国画是“意象造型”传统西画是“具象造型”

 “意象”是“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色的统一。即:有意之象与有象之意的统一。“象”是感性映像。世界上的绘画按造型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具象造型、意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具象造型的特点是如实反映客观物象。抽象造型的特点是抽取掉具体的形象,看不出是什么物象。意象造型界于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之间,既有具象造型的成分,又有抽象造型的成分。传统中国画的造型就属于意象造型。抽象造型又可分为表现的热抽象和构成的冷抽象,这样绘画造型类型又有了四分法,即:再现的、意象的、表现的、构成的。再现的是具象化的艺术世界;意象的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也是有意之象与有象之意的统一。传统中国画属于这一类型。表现的是抽象化、唯情的艺术世界。如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构成的是几何化、唯理的艺术世界。如蒙德里安的绘画。注重象建筑一样的结构。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传统中国画都属于意象造型。齐白石所说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意象造型特征的最为情当凝练的概括。唐代张彦远云:“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宋代苏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元代倪瓒云:“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传统西画理论核心是模仿论,形似是第一位的。中国画则轻形似,重传神,重写意。

8、中国画重视“意境”;西画重视“形式”

追求“意境”的深远是传统中国画的最高目的。西方有的绘画中也有“意境”,如柯罗的风景画。但对“意境”的追求在西方绘画中并不普遍,西方绘画更注重对形式的探索。所以,追求“意境”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有一大特色。“意境”与“意象”不同:“意象”是艺术创作中,对某种客观物象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叶朗说:“意象的基本规定就是情景交融。”换句话说,就是有意之象与有象之意的统一。既有意,又有象。“意境”则不同。“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是意象的最深层次。“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只要有人生感、历史感就有意境。”超越有限的“象”,“意外之象”所蕴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意境给人的美感,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人说“象外之象”、“超然象外”,就是指超越物象的境。刘禹锡曾明确说:“境生象外”。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中国画的意境通于诗境。所以北宋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评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画画家的必备基础是书法和诗词。西画画家必备的基础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9、中西绘画的宇宙观不同

中国画的宇宙观根源在于“天人合一”、“心物合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和谐统一)。尚“中和”、贵“自然”。“天人合一”的特点在山水画中表现得最充分。西方绘画的宇宙观根源在“天人相分”,表现为对外在世界做科学式的无穷探讨,就像风景画中的视线一样看向无限远,不回头。也像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像利剑一样刺向天空。

第二板块:中国画的理论方式

一、中国画论关注的主要问题

中西方传统画论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同,传统西方画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模仿论、形式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化的理论。传统中国画论关注的主要问题:传神论、气韵论、意象论、意境论、写意论、笔墨论等,文学化、艺术化的理论。传神论、气韵论、写意论是中国画论首次提出,之后又影响到其他艺术领域。

二、中国画论的思维方式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笔记中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之后总结说:西洋:推理作用,概念世界;中国:感通作用,象征世界。这是理解中西画论思维方式的一把钥匙。中西画论思维方式的渊源:中国画论思维源于《易传》“立象以尽意”。西方画论思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思维。古希腊哲学家同时都是数学家、几何学家,善于逻辑推理,理论也像数学推理。比较中西画论思维方式,中国画论思维方式特点是:象思维、体验感悟、整体把握、阴阳对待(辩证思维);西方画论思维方式特点是:概念思维、逻辑推理、解剖分析、否定与思辨。

三、传统中国画论文本结构特点

1、“无系统”的四大类:片言体、论文体、诗歌体、问答体。

2、“有系统”的古代画论。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明清许多画论著作等。西方学术论文的结构:始、叙、证、辨、结。(叶维廉观点)受西方影响,中国画论文本结构的现代转型发生于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四、中国画美学的核心——意境论

西方传统美学重本质论,即探讨美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传统美学重境界论,即探讨意境问题。为什么“意境论”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宗白华在《形而上学提纲》中指出中西形上学是两大不同的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西方: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旨在明物之际。唯理的体系强调“数”;中国: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意在天人之际。生命的体系强调“象”。

天人之际的艺术体验之结果就是意境。

五、意境论

“天人之际”在中国画论中的体现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语)美学家宗白华认为这是意境创构的基础,也是理解中国艺术的一把钥匙。“意境”概念产生的源头可追溯到《易传》中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庄子所说的“得意而妄言”等思想那里。六朝时产生了“意象”这一重要概念,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当“境”这个词与“意象”概念相联系时,也即当“境”作为艺术、美学概念时,“意境”说也就产生了。“境”原本指地域、疆界、边界。刘纲纪认为“大致上从庄子开始,将这个词的含义加以引申,用以指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就像自然地域可以分疆划界一样,人的精神世界或与人的精神状态相联的人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境界。”《庄子·逍遥游》中说:“·········辩乎荣辱之境”,这里的“荣辱之境”就是在区分人生两种不同的境界。“境”、“境界”这两个词在六朝至唐的佛学中则是常用的词。如《俱合诵疏》中说:“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称为为‘境’。”《成唯识论》中说:“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佛学中使用的“境”、“境界”概念影响到艺术、美学方面。唐代佛教华严宗、禅宗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影响更深,启迪了诗歌理论中的意境说的诞生。在华严宗的盛期,深受佛学影响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诗论中最早使用了“意境”这个词,他说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境是逐层递进的,“物境”“故得形似”,“情境”“深得其情”“意境”“则得其真”。此外,唐代皎然的《诗式》、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中说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言论与著作都是关于意境的理论。意境理论在唐代文论中兴起后,又影响到其它艺术领域。中国画、书法理论自唐代也受到文论中“意境”理论的影响,中唐时张璪著有《绘境》,从名名称来看,便是把“境”与“绘绘画”联系起来了,所论似是“绘画之境”,可借内容佚失,只传下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句。现在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画论中明确使用“意境”或“境界”概念的著作则比文论要晚。画论中首次使用“境界”一词的是北宋郭熙,他在《林泉高致画意》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境界已熟,心手己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画论中首次使用“意境”一词的是清代笪重光,他在《画筌》中说:“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篇可会通焉。”虽然画论中用“境界”和“意境”二词较晚,但对“意境”的追求则由来已久,六朝时山水画的产生就伴随着对意境的追求。宗炳《画山水序》说:“山水以形媚道”,山水画中的“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意境”。

现代意境论:在20世纪初,王国维的“境界说”开始赋予中国艺术美学“意境”说以现代的意味。王国维把“境界”作为中国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加以强调,使“境界”问题成为中国现代美学、艺术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国维的“境界说”集中体现在《人间词话》中,他赋予“境界说”以现现代意味的地方在于:融入西方哲学、美学概念及理论来思考中国美学、艺术的“境界”问题。如“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理想想”、“写实”是西方的概念,此二分法是西方的理论。

20世纪里宗白华是王国维之后对意境论研究最深阔的美学家,他立足本土理论,吸收融合西方理论,建构了真正意义的现代意境论。宗白华对意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面一些方面:

1、什么是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这是意境基本的特点。(见其《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2、意境与山水关系密切

3、意境的创构需要深厚的人格涵养

4、意境的层次(境层):意境的三境层“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正好对应于他在《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中所说的“写实、传神、造境中国画三境层:身之所容;目之所瞩:意之所游。

5、意境结构的特点一一道、舞、空白。对宗白华揭示的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特点一一“道”“舞”、“空白”做简要总结的话,即:“道”是“艺”的目的、旨归;“艺”表现“道”,道”借“艺”而显;“舞”是“艺”的形式特征,也是“艺”的境界特征;“艺”表现生生节奏之“道”,便不能不“舞”,“舞”需要“空间”;“空白”是“舞”的活动空间。“空白”亦是“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唯道集虚“道”之生生节奏,是中国艺术意境的最后源泉。

6、意境的类型:“写实、传神、妙悟三境界”也是一种意境类型的划分。“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第三个方向,即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宗教艺术。”

7、意境的作用:“使心灵和宇宙净化。”陶治人的情操,慰藉人的心灵,使精神得到安顿、净化、升华。

8、艺术意境创构方式的研究可有三个视角:(宗白华对中国艺术意境创构方式的探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造化与心源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宗白华认为这是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同时这也是宗白华理解中国艺术的钥匙。

(2)对中国艺术(主要是中国画和中国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的探讨。中国艺术中空间意识的构成是意境生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3)对中国艺术中虚实关系的探讨。虚实相生的的关系也是中国艺术意境生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以上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研究内容来看,是系统而深入的,是现代学术的理论方式,同时具有深厚的中国味道,既本土又现代是他理论话语的特征。

六、新时代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拿来主义”(鲁迅语)阶段;今天新时代语境发生变化,是“送去主义”(季羡林语)阶段。在今天需要文化输出的阶段,我们拿什么既本土又现代的新理论输出?宗白华美学理论的既具现代性又具本土性的特征对今天新时代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有诸多启示。

宗白华理论方式的启示:

1.以中国问题为本位的自觉建构意识。

2.在研究问题中重视运用中国原有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引进西方概念、理论及方法,不是为了沟通中西而沟通,而是为了研究明白问题而沟通。

3.在研究中采取与西方对照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的特点。

4.在画论研究中保持着中国传统画论直觉体验的方式,推向深入。丢掉体验方式,很难领会中国艺术意境

5.体验需要与艺术创作、鉴赏实践密切联系。

6.体验带来诗性的特征,诗意的语言魅力无穷。

7.把形下的体验与形上的思索贯通起来。由艺术境界体验哲学境界,由艺而进道。

8.善用古人的言论或故事阐发他自己的理论,发前人所未发。

9.对古今中外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不厚此薄彼,持平等研究态度,尽管他尤其厚爱中国艺术。

10.终生对美的艺术境界的执著与追求。

11.在文化精神上沉潜于“中国心灵”的深处。

12借墨如金,言简意赅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多思,少说,保护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