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观摩剧目《武训先生》剧评集锦

 

 

《武训先生》观剧感想

文/朱玉盘

11月2日,有幸在北大观看了罗怀臻老师编剧的淮剧《武训先生》,受益匪浅。上一次看淮剧也是罗老师写的《金龙与蜉蝣》,罗老师的编剧功力实在厉害,我等晚辈应当好好学习。

演出的前两场写了武训青年时因为目不识丁而被富人们剥削欺骗钱财,甚至强拆鸳鸯,与爱的姑娘分离。在情景设置上翻了几番,分别是受别人的欺诈;受自己姨夫的欺骗,三年苦工分毫未获;心爱的人又被姨夫卖掉。层层推进,推上高潮,使人无比愤懑,强烈体会到穷苦劳动人民的辛酸。武训因此醒悟,决心乞讨攒钱兴办义学,供穷苦孩子读书识字,不再受识字的富人们的欺负。武训的好朋友了证也受其感动,决心筹钱修缮佛像。

第四场集市上,展现了乞丐武训的样子,他受尽屈辱,为了一个铜板摧眉折腰,但内心坚强光明,因为办义学的信念始终指引他度过难熬的生活。一个一个铜板赚的来之不易,这也为后面的高潮做了铺垫。第五场数钱,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这一场基本是武训的独角戏,在夜晚他回到他的破庙里,终于可以安静地享受时间,不再有喧哗和凌辱。这里就是他的心理安全区,他尽情数着一个一个铜板,铜板是他的骄傲,是他的希望,是他的亲人,是他的命。也只有在这时,他才会吐露内心,尽情释放真实的情绪,让人心生感触。

短暂的安宁之后便迎来了剧情高潮:钱财尽数被偷。他的姨夫知道武训十年乞讨攒了不少铜板,便趁他喝醉之后偷走了他的所有积蓄。武训面对这样的情景是绝望的,所有一切成了泡影。我在想,世间也确实有太多这样的人,终日奔波劳累到头来一场空,也因此心志尽毁。而武训在了证的激励下,又一次站了起来,这是无比兴奋的一刻,也是全剧高潮。在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人心不死”。

剧末,依旧行乞的他已经办了三所义学,却为了义学的发展继续奔走着,无数的孩子们学起了《三字经》,莫忘人性本善。

此剧不但戏剧故事好看,思想性也是极为突出的,也让我更加明白一出好戏的不易。感谢学院给予这次学习的机会。

 

浅谈《武训先生》:融入都市的传统戏曲

文/周婧文

一个终其一生攒钱只为穷人建免费学堂的壮举,一个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尊为“先生”的传奇人物,面对此题目,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用误会巧合等戏曲常见手法雕砌出的故事,或者是一种玩悬疑拼台词的话剧处理模式,《武训先生》可能会出乎你意料。这出戏以“都市新淮剧”定义自己,是一个戏曲界耳目一新的说法。都市剧,意味着适应都市审美、贴近都市生活的剧目,“新淮剧”则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淮剧的江南儿女风情,在题材和表现上都有所尝试与新意。

那么《武训先生》的“新”、“都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很早以前,戏曲的现代化就已经摆上台面。无数剧作家、导创群体前赴后继地探索新题材新表现,引据时代话题、挖掘传统叙事。戏曲现代化走到今天,立足都市人群、占领年轻市场,让戏曲成为时尚的话题,已是不容置疑的发展方向。以地域特色为其音乐结构与程式语汇的划分标准的戏曲,在迈入商品市场和资本角逐后,如星火燎原般开始了跨界栽种与去地域化的发展路径。以京剧为例,建国后几十年的京剧发展已经实现了去南北地方化,以全国各省具有大受众广传播的风格的京剧院团为主导的现代模式,这些院团也大多位于繁华都市商圈、消费流集中之地。这何尝不是戏曲为适应“都市”的生存空间的选择?体制内的大剧团、大剧院积聚人才、资金、项目开发出自己风格影响业界;体制外的民营团体、曲家曲社跟随脚步占领创作空间,大量相同的素材用于风格迥异的剧种。于是到今天,戏曲呈现出种种以前不敢想的“新”,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跨地域方言、跨文化差异的内容表现,大量的移植实践似乎表明这已不再是问题,况且解决的手段越来越专业。

综合上述现象,且看《武训先生》中,那行乞于山东柳林的贫农,合着“山东快板”谈吐淮扬腔韵,竟在舞台上形成了一种亦庄亦谐的基调,随着不紧不慢的丝竹摇板,表现武训为执念而低到尘埃的疯癫,比起高亢怒吼着唱,反叫人体会到更深层的悲凉酸楚。舞台背景音乐的加入,丰富乡土戏曲音阶而未破坏琴、笛的主奏旋律,既对应剧中人物为数不少的独白场景,又在自觉提点着淮剧特色的存在。这是该剧在音乐性上跨地域形式的“新”。

该剧的另一“新”则是有意识地简化传统戏曲的思想内容,彰显戏曲效用于现代社会的品格,或者用该剧编剧罗怀臻的话,这是戏曲的“现代性品格”。罗怀臻曾对戏曲的现代性品格做出阐释:“戏曲的现代性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品质认同。戏曲的都市化也不是要阳春白雪、脱离大众,而是要正视戏曲所面对的生存时代,提倡戏曲自觉实现自身的价值更新与审美转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与“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京剧《古优传奇》《西施归越》、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到《武训先生》,林林总总、风格迥异的剧种剧目却都延续着一条清晰的创作脉络,没有一个剧目不是以陌生的角度描摹熟悉的人物,以现代人权、法律、道德的主体意识观照历史时空。诚然,在艺术创作上,这是一个辩证话题,从编剧的立场看,有些故事的切入点显得过分奇绝刁钻,存在对传统戏曲的肆意解剖重组之嫌,并非全然符合艺术创作遵循的现实主义原则。它们同戏曲中众多佳构剧“非奇不传”之审美有些相似,但其思想见解的层面,其话语权的释放,已将后者抛开一大截。

这次打造“都市新淮剧”,主创团队的立意不在用精美的唱词、复杂的情节夺人眼球,它酝酿在一个乡土的贫穷的时空,捕捉武训人生中几个最低点的真实,辅以了证的真相,梨花的真爱,在整个文化阶层的黑暗中挣扎,其中不难看到渴望知识的力量、倡导公平的教育、呼唤良知的觉醒等现代口吻,这些又是历史遗留话题,于是自觉代入众多当下的片段,不就是生活在都市的观照么?说来简单,这个思考的过程却是现在的戏曲想要给予的最重要的心意。

戏曲融入都市并不意味着趋向某种流行,目前的种种限制也不可能实现无缝对接时尚。但是戏曲依然可利用都市资源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就如《武训先生》提供的新意,将一个跨文化圈的外在故事与一序列现代认同的内在价值结合,而不是捧出一传奇供人赏玩的废举。

 

《武训先生》剧评

文/李曦明

近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摩学习了淮剧《武训先生》。

这出戏有意思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的表演方式。《武训先生》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表演方式,武训初行乞时,舞台上有集市群戏,群戏演员依次上场表演绝活,将旧时的热闹集市搬上了舞台,既新奇又调节了整个戏的表演节奏,将观众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舞台之上;武训十年积蓄被盗前,有独角戏,武训借着醉意吐露心声,强化这十年行乞不易,为积蓄被盗后武训崩溃的戏份做了充足的情感铺垫;二、强烈的对比情节。《武训先生》采用了戏曲舞台上常见常新的对比情节加强情感冲击:全剧用武七和梨花甜蜜的定情开篇,二人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来到张老辫面前表明心意,得到的却是晴天霹雳一般的答复。喜与悲,短短的几分钟内呈现在观众面前,很难不使观众心中荡起微澜;除此之外,武七醉酒一场,通过精彩的独角戏,演员在观众面前画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似乎经历过一切心酸坎坷后,武七终于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这个梦却在一夜间倾塌。

虽然《武训先生》这出戏从各方面来讲都体现了创作者不凡的功力,但白璧微瑕,纵观全剧,《武训先生》依然在人物设置、结构安排上有着些许遗憾:如武七对张老辫的一味妥协显得不合情理,武七积蓄被盗前的独角戏有些冗长等。瑕不掩瑜,《武训先生》还是一出值得观摩学习的好戏,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观戏机会。

 

试析武训办义学的“前提条件”

文/刘振峰

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讲述的清朝末年山东堂邑人武训自发兴办义学的故事,人物美好的愿望和所受的灾难,激发出该剧动人情感,也成功塑造了武训先生坚毅隐忍的人物形象。

该剧用两场戏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铺设武训办义学的动机,作者非常重视此处,也给出了貌似充分的说明。首先来看一下武训为何行乞。少年武训在地主家帮工为生,因为不识字接连被骗,不光工钱被克扣,美好的爱情也被无情拆散,他陷入困境,无力挣扎,最终只能住进破庙,成了一个行乞之人。按生活逻辑来说,下跪乞讨,以丧失尊严成为别人的出气筒为代价,来换取几个铜板,这是一个常人的无奈之举,但在本剧中,武训是主动选择做乞丐,大有再不受人欺骗、乐得逍遥之意。对于一个戏剧作品来说,人物的主动性非常重要,比如武训在兴办义学的问题上便是主动的。但是“乞讨”这件事如果是被动的,是不是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坚毅?“即使乞讨也要兴办义学”,比“乐得逍遥去乞讨办义学”更能突出主题。

再说“办义学”的动机。武训因没有上学、目不识丁而被骗,人生的美好被毁灭,所以立志用一生办义学。这好像很有逻辑,但仔细想来,武训在被骗之后仍然有很多的选项。比如发奋求学、告状要钱,甚至是等自己的姨娘回来主持公道,那他为何一定要着急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去乞讨办义学呢?办义学的“前提条件”尚不严密。比如说,被坑害的不光是他和梨花,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地方权贵们把持着话语权,穷苦百姓陷入一个“睁眼瞎”“走夜路”的“死胡同”,办义学起码能让百姓认得契约不被骗,会写状纸去维权,能写会算可商贾,知书达理能睦邻,是否更充分呢?

达者为先,师者之意,武训以学度人,千古乞丐,可称先生。“前提条件”的不充分,不能掩盖全剧精湛的唱念,和执着于初心而不言劳苦,愿一人屈膝万人顶天立地的慈悲情怀。一出好戏,观者感恩。

 

都市新淮剧

——《武训先生》剧评

文/曹鼎

行乞为兴学,终身尚育才。这是董必武对武训的题联,同样也是对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的精炼概括。该剧从武训在其姨夫张老辫家帮工期满,准备回家和梨花共度余生为开端。不料,由于二人的不识字,张老辫既吞骗了武训的工钱,又哄骗了梨花的田契,还将梨花卖给屠夫卫驼子,致使武训対未来美好的生活的破灭。从此立志终身行乞,兴办教育。最后,以三所义塾开办,而武训则在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中去世为剧终。

一出两个多小时的戏,虽然敷衍的是武训行乞办义塾的故事,但戏的本身却包罗万象,尽展社会百态。一丐一僧,一妇女一屠夫,一管家一地主。不同观戏的人都能在戏中看到不同的东西,终身信仰,善恶有报,感恩教化,不忘初心等等。而这些所要表达的东西竟完美的融合在剧里,统一为整体。并没有把戏拆的七零八碎,也没有让观众觉得这是纯粹的说教。完全都是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会。

此外在编剧的角度上,各个人物的唱词都符合人物的本色,尤其是第一幕和第四幕,一个是情真意切的质朴,一个是疯疯癫癫的辛酸,但是他们都是武训,都完美的贴切了武训当时的情境。其唱腔也大有现代感大悲调的艺术魅力。使戏曲人物返璞归真更加生活化、真实化。剧中《三字经》这个道具设置的也非常精妙,为什么那么多可识的字,可读的书,偏偏要选择《三字经》呢。答案就在书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开头的十二个字,和戏中的多处相照应,同样也是武训,梨花和张老辫,管家的善恶对比。但是该戏也有不足的地方,前面的铺垫过于冗长,知道开演一个小时之后,武训终身行乞,兴办义塾的志向才明白于众。当然,总得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不免是为一出好戏。也是剧作者罗怀臻对于都市新淮剧探索成功的体现。他不仅在形式和舞台上求新求变,更是捕捉到了时代的特殊敏感点,给予人们深深的触动。

 

半生乞酸铜臭响,一世兴学天下尊

——浅谈淮剧《武训先生》

文/刘洁坤

一场场戏,一幕幕曲,将人中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曲罢戏终,舞尽人散,有道是: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流年浮华,怎可耐,世情薄,人心恶,权钱利禄,世俗炎凉。又奈何风树之悲,树欲静而风不止,情欲笺而人不待。夜漆澜,捧钱思怀,瞒,瞒,瞒!人成各,今非昨,数载酸乞无人问,义举兴学天下知!千古奇丐,一世义名,半生艰险,难,难,难!

游尽堂邑得梨香,满村尽绎“武七郎”。回落现实,近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了由上海淮剧团创编的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何为“都市新淮剧”?而这“吴侬软语”的南方剧种,它的声腔、它的韵白,又如何去演绎刻画这北方鲁地发生的传奇?观前的两点疑问便勾起了我的思考。

我也曾历游苏中一带,拾得妙曲—昆、锡、淮、扬,四大锦音,余音绕梁,各绽芳雅。若论这盐淮音声之尤物,我更喜江淮戏。江淮戏,今淮剧也,源于清盐城县一带,并传唱至今,流传尽广于苏区一带,亦还流传于沪、徽等地。这千年光景,化作江淮舞台上的倏忽一瞬,话百年沧桑,孕育出淮戏艺术的厚重绵长。柔于江南楼台山水间,烟雨朦胧,轻演淡绎,话尽吴中人语,道尽吴中人声。我曾爱淮戏中贤孝尽传的“赵五娘”而如今更爱这兴学大义的“武七郎”。

梨香暗溢沁心房,人情演绎世炎凉。戏中,人物及行当设置简洁明了,以武训、梨花、了证、张老辫为主辅之以卫驼子、管家六人已。如果说在梨花身上是宣传封建社会的道德,那么在武训身上则是表露出对封建社会的抗争。本剧在刻画武训先生这一主要人物形象中,着墨甚多。笔者认为,本剧对于武训先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十分丰满,如:他身上有与梨花私定终身时的耿直单纯、与张老辫当堂对搏时最后的屈服懦弱、倍受欺压后决定乞讨筹钱时的坚毅抗争、化缘乞讨受尽欺凌时的泼皮无赖、兴办义学成立崇贤义塾后的淡然躬谦等,剧中武训这一人物角色可塑性极强,层次分明,这与以往现代戏中所塑造的“高大上”、“高快响”单一式完美主义人物的性格与形象截然不同。他不完美,但他活的有血有肉,他没有一蹴而就,但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经历、爬起、成长,这样人性化的武训极富有韧劲儿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使之更加深入观众的内心,从而使武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极具立体感的树立和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这一点无疑是成功的。但武训这一人物在剧情前期遭受种种打压之下,结尾过于艺术化的处理显然并不“过瘾”,后期回弹高度并没有达到所期待的效果,留有遗憾。除此以外,还有张老辫,他是封建社会专横的代表,与武训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了证则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而更重要的是他是武训“兴义学”渡劫的信仰,在全剧设置中虽唱段少戏份不多,但却是一个渡人渡己的关键线索人物所在。“一僧一丐渡江湖”双线并进,构思巧妙,正是有了了证这个人物的烘托存在下,才得以衬托出武训这个人物在其一步步历劫、兴学、成长过程中,其并不是一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干瘪的人物,通过了证这一人物的支撑进而刻画出一个丰满的主角人物形象。由此又悟起剧中主角反复所念的《三字经》台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的,每个人的最初都有一颗至纯至善的心,本性相近,只是后天习染的习性相差甚远,因此造就了武训的义、梨花的韧、了证的善、张老辫的恶。在武训、梨花、了证、张老辫这四位风格各异、行当不一、角色定位准确的主要人物的演绎下,在剧中相互支撑、相互掣肘、相互摩擦而又相互成就,既对立又统一,造成了矛盾的冲突对比,蕴涵哲学的美,从而成功的推动剧情深入发展。

问梨怎得寒中绽,缘是淮音绕梁来。如果说人物脚色是这剧的肉体,那么其中的淮音吴调便是这剧的魂。

俗话有云:“千斤道白四两唱”,由此可见念白在戏曲音乐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淮剧的语言以今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调,在淮剧的舞台上是一种地方方言戏曲化的舞台语言。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的差异,这便与我们熟听的诸多北方剧种如皮黄腔系的京剧、梆子腔系的河北梆子等剧种在舞台上所使用的京白、韵白亦有所区别,听之,便有一种浓烈的地方剧种代入感。在此特色基础之上,新编淮剧《武训先生》中演员们在舞台上声腔的念白、对念,极富有南方韵味,地方剧种特色鲜明,音调工稳,四声鲜明、五音齐全,呢喃细语,悦耳抒怀。剧中主角对白更是如行云流水,了无刀凿斧削之痕,独具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菡萏之风。予除此外,淮剧独具的韵部亦都运用适佳,如四声韵、六声韵这些韵脚在剧中演员口中倾吐的淋漓尽致。在剧中,将台词语言中抒发人物情感和胸意的部分转化为唱词,而叙事交待部分则转化为念白,与腔调一般更加注重唱腔与念白的诗意化,念诗而为唱。其念白之美,亦美在民风,如剧中武训及落魄后的张老辫行乞讨要时的念词,这些与鲁境的民间风情相结合,恰好反映出该地的民风民俗。这些民俗风学与淮剧词腔韵律的美学相结合,俚俗间杂,自成一家之美。其词藻,其念白,其音韵,怡人心境,入剧之意境,水过无痕,亦可怡然。

念罢吴音,随唱淮曲。该剧之美,美在其音乐,美在其唱腔,其音律的起落声扬,美哉亦叹息。深入浅谈,笔者认为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剧中音乐的美,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全剧音乐设计独具匠心。

在现当代多元戏剧音乐文化的并存、呈现、冲击之下,如何保持淮剧音乐艺术形态特征的同时,而又使之与都市新淮剧时代的大众审美相契合,这对于淮剧作曲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音乐创作上的挑战。担任该剧音乐设计的国家一级作曲赵震方、王啸冰两位老师匠心独具,通过运用经验丰厚的作曲技法与科学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实现了对全剧音乐、唱腔设计、配器创作的宏观把控。

该剧采用主题旋律贯穿全剧的创作手法。开场,简单戏谑性的铜板击节的音效以及二胡演奏的该剧主题音乐旋律缓缓流出,这双线并奏,铜钱响提前揭示刻画武训这一人物的身份角色定位以及该剧的剧情发展走向,颇有戏谑性的表现力和意味。选用民族器乐中弦乐类情感表现力丰富、音色接近人声的二胡,来不断重复演奏主题音乐旋律,其音响效果可塑性、抒情性极强,音色连绵而不断,韧性强,音区适中,每每置于武训出场前来使用,是为武训这一角色而创作的人物主题音乐。从音乐感性的角度刻画出武训这一角色历经辛楚“行乞为兴学,终生尚育才”的大义悲韧,奠定了全剧音乐发展的基调。除此外,作曲者也在张老辫和管家等反面人物出场时,创作了“黑暗主题”旋律,音乐多采用不协和的音程与和弦,不协和坚硬的音调旋律使音乐感沉重、压抑、邪恶,表现出腐朽封建社会统治的黑暗与狡诈阴险,旋律僵硬、冰冷,与刻画武训这一正面角色的主题软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创作无疑算是该剧音乐设计中的亮点。

在全剧音乐配器创作方面,回归本体,清晰简洁。在淮剧《武训先生》这一剧目中,其所使用的文武场乐队编制并不大,武场还是以鼓、大小锣、铙钹传统打击乐器为主,文场以主胡、琵琶、二胡、阮、笙、笛子等传统管弦伴奏乐器为主,额外加入大提琴、贝司两件西洋乐器解决乐队低音问题外,其乐队还是传统戏曲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并未与西洋交响乐队相融入或是启用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戏曲数字新伴奏乐队模式。笔者认为,采用淮剧这样的传统管弦乐队,能更加直接的呈现和感受到淮剧音乐的本体形态及其独特的音乐感染力,清晰明了,能够与观众相互动从而产生音乐上的共鸣以及呈现出良好的音响效果。

二、演员演唱技艺精湛,动人肺腑

闭目思之, 在梁伟平、王琴、赵国辉等优秀淮剧表演艺术家们的领衔主演下,剧中一幕幕经典的唱段在脑海中翩翩浮动。纵观全剧的唱腔设计,呈现出唱段相对较少,念白对白较多,多戏剧化表演的特点,无疑这也为该剧中心唱段的出现和呈现做了重要的铺垫。长达数分钟的“夜深沉十方静掩上庙门”唱段,作为该剧的中心唱腔,刻画出了武训内心的隐忍、他的控诉以及内心的抱负,无疑是一段具有咏叹调和宣叙调的两大功能的唱段。在这段唱腔中,板式多变,节奏由慢渐快,乐队演奏力度由弱逐渐增强,伴奏织体逐渐变厚,终止感极强的收束性结尾,使一整大段唱腔让观众感受到了内心强烈的满足与回归感,宣叙感到位,在展现梁伟平先生优湛的演唱技艺的同时,也魄动观众肺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训的情愫,梁伟平先生的倾诉,叙尽淋漓,意蕴悠长,与台下观众交接了心灵的互动,得到了升华。秋意过半,朝晕盛,腔亦浓。

在各个戏曲剧种表演特色趋于一致程式化发展的今天,地方剧种音乐,才是一个剧种自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及价值的重要根源所在。如何继承好地方淮剧剧种自身独特的音乐资源,整理挖掘濒临失传的唱腔音乐,创新发扬符合现代审美的淮剧唱腔音乐的独特魅力,创造出新时期内,符合人民大众对美好戏曲艺术要求的文艺作品。而这些并不能仅靠《武训先生》等一出剧目所能依靠完成,这也将会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需要靠一代又一代淮剧的表演艺术家、淮剧作曲家、淮剧音乐理论家、从事淮剧艺术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探索、尝试与实践,任重道远,道阻且艰,更需行则必至!

紧锣密鼓,急管繁弦, 又见新淮剧《武训先生》。插科打诨间,一曲吴音淮语,取“乐”于人,更感“动”于人,唱尽了现今时代的遐思,繁华与苍凉。一个剧种,得益于这淮音而繁华,流年于世,朝朝暮暮,亦起亦落,唱尽苍生,演尽颠离,浮世中一抹传统的宁静,是传统音乐的所在,是回归,是反璞而归真。

 

淮剧《武训先生》剧评

文/张凌羽

尽量不带个人倾向地描述武训一生,应该是这样:武训,行七,不务正业,以乞食为生。历三十年,以乞食、放贷所积之资,置地盖房,设立义学,而己行乞如故。一生共设义学三处,被清廷封为“义学正”,光绪二十二年,殁于临清义塾,年五十九。1966年,因电影《武训传》引起的大讨论,被重新调查为人,认定其为“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而被掘墓焚尸。

《清史稿·武训传》有载:“开塾日,七先拜塾师,次遍拜诸生,具盛馔飨师,七屏立门外,俟宴罢,啜其馀。曰:“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常往来塾中,值师昼寝,默跪榻前,师觉惊起;遇学生游戏,亦如之:师生相戒勉。於学有不谨者,七闻之,泣且劝。”“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县人感其义,镌像於石,归田四十亩,以其从子奉祀。山东巡抚张曜、袁树勋先后疏请旌,祀孝义祠。”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指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

有人说,宣扬武训所为的行为,和竭尽全力地赞扬“乡村最美女教师”与“卖淫助学”无异;也有人说,时至今日,“武训小学”仍然是当地最好的小学,没有这所小学,就没有当地学童的未来。

看淮剧《武训先生》时,我最没能理解的部分是这个目不识丁的苦命人,何以在一瞬间,目光精准而卓绝地选择了“行乞办学”这样一条看似令人心酸实则最易成功最是便捷的道路。最使我震惊的不是他立志行乞办学的精神,而是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似有高人指点。武七在柳林集市上装疯卖傻,任人唾骂,和那个在张老辫堂上毫无办法任人欺压的后生判若两人,若是受人欺辱时有行乞时一半的流氓气,也不至于被坑的干干净净。但是“惯于求人”的特点,却始终如一,从人物性格上讲,软弱卑微,不反抗,只硬忍,颇有点“非暴力不合作”的意味,是说的过去的。

看他行乞时,我心想,除了行乞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办义学了吗?他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时候。如果这样的方式得到认可,那其他的行乞又该如何看待,是不是打上一个“义”字当先的金字招牌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呢?

最后一场,武七拜完了教书先生,又去拜入塾的学子,学堂门首金匾高悬,大门以里朗朗书声,一个风烛残年乞丐站在墙外静静地听“人之初,性本善……”真是动人,我是真的很感动。那一刻我觉得武七泼皮的一面,张老辫形象过于片面,放贷收租认干娘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统统的不重要了。正像清史稿里记载的两处细节一样,真也罢,假也罢,为圣贤立名也罢,为财阀翻案也罢,那种对于教育的至为质朴的追求和尊重,才是值得我们反思警醒的。

尊师重教,实为一国之本。我至今不能忘记,大清国把北洋水师的海军经费拿来修供给慈禧养老祝寿的园子的时候,日本的天皇把发动外侵战争得来的数亿赔偿白银统统投入了教育。至于为武训先生立传扬名的《清史稿》,以及把武七小子打向了十八层地狱的《武训历史调查记》,不过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一场接一场的政治与权谋。

很悲哀地发现我没有能够提炼出淮剧《武训先生》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这部戏基本尊重历史,笔法老到,该繁处繁,该简处简,有令人气塞胸膛想要拍案而起的起始,也有令人拍掌称快大快人心的收束,有各具特色并不雷同的人物形象、应工行当,有大段酣畅淋漓尽享视听的心灵独白,有幽暗而温馨简洁亦不失质感的舞台美术……颇有波澜壮阔之感,回味起来,却又不疼不痒。古人事,为今人所用,古人名,为今人而传。    

 

《武训先生》剧评

文/孟怡然

这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看淮剧的现场版,本剧讲的是清代末年的故事,一开场的少年和少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预示着他们的分离的命运,在二人对未来的构想中直接引出了全剧矛盾冲突的点“不识字”。武七和梨花对自己不识字这件事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虽然不识字,却知道识字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善良的二人没想到姨父早就利用了二人这一弱点使他们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因为“不识字”武七失去了工钱,失去了梨花,人物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跌到了谷底,性格开始转变成长,他的行为目的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娶妻生子平凡度日变成了兴办义学教人识字。这是本剧的戏核,一个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于他成长为一个化一己之爱为他人之爱的。
为筹措资金,身无长物又不识字的武七变成了一个叫花子,任人宰割,吃尽苦头,连尊严都失去了以后又一次受了姨父的蒙骗失去所有,而这一次不同了,武七没有像上一次一样痛苦沉沦,他变得豁达开朗,人物性格再一次得到成长。

终于世道轮回,姨父报应不爽,得到了惩罚,武七的学堂也顺利开学,大团圆结局。

纵观本剧,剧作家严格按照起承转合的编剧方法进行创作,武七,梨花,姨父,和尚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活,所有人物都是为了武七的行动需要而出现,与武七产生交集,为武七的两次性格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助推力。作为创作专业的学生,教科书一般创作的舞台呈现告诉我只有这样严谨的结构才能把握住舞台的节奏,最科学地调动观众情绪,起承转合矛盾冲突分配得当,观看本剧是一次很有学习意义的观摩。

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武七是在身强力壮的时候遭受了人生的打击,他为何选择乞讨?他为何不选择别的职业,这一点剧作家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人物做出抉择时较为生硬。其次,武七并不是个聪明人,第一次被姨父陷害情有可原,第二次因醉酒被姨父偷窃,有些强说的意思,像是为了使武七成长而生加的情节,武七的人物性格瞬间削弱了可爱的成分,有些不值得引发同情,几次挫折将武七的人物性格压制到最低后的回弹力高度不够。再次,姨父的报应应是高潮部分的重要情节,剧作家只是一笔带过,在姨父的白里提及一下,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虎头蛇尾,戏剧张力不到位。

如果可以再多一点心力精心打磨一下,本剧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彩好看,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所呈现的舞台明显有点头重脚轻了,结尾显得有点仓促。

 

淮剧《武训先生》短评

文/刘岳鑫

《武训先生》,其实就是演绎了一个乞丐一生的故事的剧目。但短短两个小时的舞台演绎,却已完全说明何以将一个乞丐的故事搬上舞台。武训,虽然是一个乞丐,却是最富有的乞丐。

武训,原名武七,是清末山东堂邑县武庄人,生于1838年,死于1896年。他出身贫寒,青年时因苦于不识字而受尽欺骗,遂决心行乞筹资兴学,以便让穷人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免受有钱人的欺压,过上好日子。武训经过30年的乞讨,积攒了一些钱,在他50岁以后陆续办起了3所义学,而自己仍然乞讨度日,直至死去。

罗怀臻先生把这个戏写的很饱满。开场,两棵梨树,梨树下一对青年男女时而羞羞答答,时而欲言又止,简直将青年人心中那种对爱情渴望的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开始的美好不代表未来一直是美好的。姨夫欺负他俩不识字,居然在契约上做文章,害得武训三年的活白干了,梨花的田契也作废了,还被卖给了又老又丑的驼子屠夫。大悲大喜即在转瞬之间,让观众看着揪心,跟着落泪。

其后武训立誓要通过乞讨办义学,他在街市上受尽凌辱,受到乡亲们的冷言嘲讽,而他却毫无怨言。甚至他为了讨到钱,想到了最丧尸人格的办法。或踢我一脚,或打我一拳,或抽我一鞭,或吐我一口,只要给钱,我什么罪都能受,什么委屈都不在乎。这就是武训这个乞丐所拥有的最高贵的人格。

这种人格,恰恰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观淮剧《武训先生》有感

文/许源

11月2日,有幸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了由上海淮剧团带来的淮剧《武训先生》。该剧刻画了一个诚于信念,以殉道的精神投身民间教育的“一代奇丐”形象,同时诠释了卑贱与崇高、贫穷与富有的新定义,从更深的层次上探讨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

淮剧《武训先生》可谓是众星云集,编剧罗怀臻是享誉戏剧界的剧作家,这出戏在最早宣传期便号称罗怀臻沉寂二十年的翻身之作;导演韩剑英涉猎剧种丰富,作品多次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领衔主演梁伟平是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外演出阵容包括了多位一级演员,由上海淮剧团几代优秀演员组成了该剧班底。 

单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说,该剧在审美上回归戏曲本体、制作上回归手工时代。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戏曲的模式,而是在对戏曲本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将戏曲本体的美学特色提纯、强化,并结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对传统戏曲现代化探索做一次有理论准备的实验。它重现淮剧的质朴风貌,衍化一桌二椅的舞台准则,沿用白光照明的传统光效,弘扬民乐伴奏的声腔效果,单纯精致的服装设计,以演员表演为中心,追求写意的舞台表现,遵循诗化品格,营造情景交融的东方审美神韵。总体上呈现一种精致的质朴、匠心的单纯。

如今,作为戏文系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戏曲剧种个性的可贵,我们的创作也努力从使自己不像自己回归到努力使自己更像自己,这也正是戏曲工作者带动戏曲走向更加繁荣的不竭动力。

 

《武训先生》剧评

文/江之源

开场,天际垂下厚重的苍云,残破的画布上平原广袤而荒凉,芦苇在金色的光泽中摇荡。孩童牵着手走过,老丐在冷调的定点光中弯腰,乞盆中铜钱叮咚作响。《武训先生》的基调就此定下——这是在东方乡村油画般的世界里,一位下贱者的崇高故事。

本剧是罗怀臻与梁伟平合作的“都市新淮剧”系列中的第三部作品。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之后,《武训先生》更成功地贯彻了创作团队的“再乡土化”与“再戏曲化” 策略,在讲述故事与宣扬精神之先,他们首先构筑了一个苏北风味的乡土世界。少年男女主人公梨树下定情的羞赧与淳朴、集市上乞儿与众生热闹互动之下暗藏的辛酸、中年乞丐夜半独处时平凡而坚忍的情感宣叙,都被赋予返璞归真的文学特色,已少见斧凿之迹。此外,本剧规避了新编戏中常见的媚俗色调以及群演滥用,整体上做到了对当时生活风貌的戏剧化还原,从细处看,每个舞台上的人物都有其身份和作用,于是,舞台上的小人物群像得以站立,乡村世界也因此有了血肉。在数来宝的击节声与淮腔淮调里,观众已经忘记这是本来是一个山东故事,苏北乡村的众生相活灵活现。

古希腊已经远去千年,在西西弗斯被解构无数次的当代,真实往往比崇高更有力量。在塑造武训这样一个圣人化的形象之时,创作者必然如履薄冰。于是,呈现给我们的首先是充满血肉的武训。我们从一个爱情故事开始认识他——还有比这更容易被接受的么?满目梨花之中,我们看到他的憨厚、忠厚、木讷,了解了他作为一个小农的人生理想,接着就目睹他的理想被撕碎,并在同情中接受了他的顿悟,期待他真的能够完成那个如同诳语的誓言。随后我们就见证了他的幻梦是如何在巨大的忍耐与坚持之中蜕变为现实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他的脆弱。深夜独白的寂寞入骨,积蓄被盗的肝胆催折,总在提醒我们武训是个伟大的常人。

为了让他的崇高更有说服力,作者创造出了证和尚的角色,形成了一组颇具哲学意味的僧丐对立。你之学堂我之佛殿,你之钱串我之佛珠,了证的两次出现,一次在武训发愿之时,一次在武训绝望之时。了证及他背后的信仰力量,为武训这个凡人提供支撑,亦在为他代言,虽有僧俗之别,其实一心同体。

塑造极致的人物是困难的,编剧与表演者必须使观众相信他的极致有足够的理由支撑。于是从一开始“让儿女读书”就作为武训明确的目标,反复提醒观众:他将为此奉献一生。武训夜半的自言自唱也在重复讲述他的辛酸和坚持,这种明显的编剧技巧虽则有用,但难免刻意。我们足以看到创作者的拳拳之心,但也仍希望看到圣人故事以一个更巧妙的方式讲述出来。

在圣人的崇高之外,作品还展现了一种隐性精神。这是根植与中国土地之上的黎民精神。它包括以武训为代表的百折而不挠,也包括卫驼子一类的“仗义每多屠狗辈”,更包括张老辫报应不爽时观众开心的掌声——舞台上下,同气连枝。

武训,这个特别的乞丐先生,自清末至今,在不同的环境话语中不停的变换着身份,既受过举世瞻仰,也遭过万民唾弃。他的真实面目早已无人得知,本剧中他的舞台面目,是将他的伟大高度凝结之后诞生的。他还可以有更多的舞台面目。

散戏后的掌声告诉我们,虽然西西弗斯的样子已经模糊,但我们仍然需要那个推动巨石的身影,我们仍然需要这一个武训先生。

 

观淮剧《武训先生》有感

文/张艳萍

11月2日晚,国戏研会组织观看了上海淮剧团带来的新淮剧《武训先生》,本剧是一部以清朝末年山东堂邑县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舞台戏曲作品,刻画了一个诚于信念、以殉道精神投身于民间教育的“千古奇丐”形象,诠释了卑贱与崇高,贫穷与富有的深层意义。做为剧坛大家罗怀臻先生与艺术家梁伟平的第三次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打造了非同一般的都市新淮剧概念! 

一,题材甄选独到精梳。人的一生不可以不学习,而读书受教育是中国人文经典中重要的道理,从古至今教书育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而该剧选择这样一个“行乞兴学”的感人故事可谓是眼光独到,视野宽广。选择这个主题决定了该剧的艺术生命力一定会走下去,走得深远;选择这个主题一定会起到宣传中国历史杰出人物、号召后人学习的榜样力量;选择这个主题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事业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意义。

二,都市戏曲回归本色。《武训先生》在剧意审美上回归戏曲本体,这样的“回归”不是简单募仿传统戏曲模式,而是在戏曲本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升华,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对传统戏曲现代戏探索一次成功的实验。罗怀臻先生一直走在探索戏曲国际化的前沿,并有其独到的眼光与见解,他剖析:舞台艺术不是颠覆、强烈的扩张,而是要找回戏曲自己的身份;要回归,找回自己的本色,以城市人的眼光、国际性的审美看其独有的特色。任何一次文化的自觉发展、艺术整合转型,都是以回归为驱动力的!

三,淳朴表演自然生动。武训的扮演者系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他的表演力求内心情感支点和外部表现手法相结合,外部表现夸张变形,民俗感极强与内容是非常吻合融洽的,更具质朴的生命活力与生活质感,没有刻意而为之,反而觉得更是淳朴自然,贴近人物。特别是全剧核心场“破庙”的表演更是叫绝,大段的念白感人至深、恰到好处,全场观众寂静无声。大段演唱更是表现了武训的孤独可怜、酸楚快乐,让人看着伤心、听着揪心!其他演员的表演也是如此,整体风格质朴统一!

上海新淮剧《武训先生》上演一年多,我作为第二次观赏的受众者,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该剧也有不足或欠缺,但前途是灿烂光明的,相信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演出,它一定会是一部新文化时代的精剧力作!

 

评《武训先生》

文/张烨

有幸能够去北大观看淮剧《武训先生》,在历史上是有武训这个人存在的,因为被骗不想再让后人吃亏而一生乞讨为建义学。他在姨夫家做工,因不识字,做工三年而分文未得,他的心上人梨花也被姨夫卖给卫驼子,所以发誓要建学校,不让后人再吃文化的亏。后来他辛苦乞讨攒钱而买了百亩良田又被姨夫他们所盗走,等到学校终于办成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这部戏大喜大悲也有强烈的对比,起初武训与梨花计划私定终身,仿佛都规划好了未来,十分甜蜜,结果没想到姨夫欺负武训不识字在契约上做了手脚,这种大喜大悲的强烈对比直戳观众内心,越到后面悲剧的色彩越浓重。这部戏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乞讨那一段,饱受凌辱却又乐在其中毫无怨言,编剧老师把场面设计成集市,人们对他拳打脚踢,然后给相应的钱。这些画面非常鲜活生动,本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情景,在这里一下子带了点喜剧的味道。该戏也折射出了人物更深层的关系,透过武训,也反映出平民子弟也是非常渴望读书的。武训终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靠的是他心底的信念,武训的这种坚持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苦犹甜。他的这种道德观在现如今的今天还是具有意义的。

整部戏抛开传统戏的的味道也加入了一些现代感,移动的舞台,梨花树等,更加注重了舞台的质感和体现,动作设计也很别致,比如打脸,并不是真的打脸而是打竹筛,武训乞讨的服装造型奇怪而不怪异,重现了淮剧的地方特色,也是回归了戏曲本身的质朴,是一部意味深长的作品。

 

观淮剧《武训先生》有感

文/胡铭帅

头两场非常抓人,但第二场演到武训被骗、梨花被张老辫卖了之后,武训出乎意料地跪下了,这与我素常看过的情节不同,男主没有选择奋起反抗,并任由自己的爱人被带走。武训是一个胆小、怯懦之人,令我想起了关汉卿《智斩鲁斋郎》里的六案都孔目张圭,妻子被夺之后,竟向行凶者打来的弹丸叩头,何其悲哀。武训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武训的不反抗,可以理解。你怎能要求一个手无生产资料、大字不识一个且生活在清末的人去革命?不可能的。毕竟他把命运的不公都怪在不识字上。

但接下来武训的选择便不可理解,他在二十一岁的年纪励志做一个乞丐,且要用乞讨来的钱建义塾。在他伏地乞讨、被人凌辱的时候,戏剧家选择了用戏剧手段对其进行了美化,但可清晰洞见武七已经抛掉所有属于人的尊严,为了一枚枚铜钱近乎疯狂地乞讨。武七的“反抗”十分诡异,继续保持、甚至享受着权贵对他的欺凌,这不禁令人起疑?这算反抗吗?

十年后,武七所有的财富被张老辫偷盗,他接下来的选择更诡异!继续乞讨!三十年过去了,武七终于建好了三座义塾。武训一路走来,觉醒之光在哪里?人物弧光在哪里?如果没有,剧作立意是否该体现武训的悲剧性,而非极力赞扬其道德之高尚、人格之伟大?

武训死去的场景,非常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恐怕他应列“感动大清十大人物”之一了!

 

闪光耀于至美处——《武训先生》观剧有感

文/李涵宇

11月2日,在学院的组织下,有幸至北大百年讲堂观看了淮剧《武训先生》的演出。

《武训先生》的情节很简单,没有文化不识字的武训在姨夫家帮工三年,正要讨要工钱回家娶妻生子时,被姨夫欺他不识字,分文未得。心爱之人女佣梨花也被骗十三年一纸卖身契卖给了屠夫驼子。武训至此立誓,穷人要想不被骗,必须得有文化,他又不愿被人欺骗,于是决定乞讨挣钱办学堂。十年后,又被姨夫偷走全部血汗钱,一番苦痛之后从头来过,终于于三十年后开设义馆。这本是一个常见的戏曲舞台故事,但《武训先生》以其亦喜亦悲的表现方式,描述极致的细节取胜。

从简介来看一个大悲的故事,但编剧编来却不失趣味。例如他与梨花定情时,利用谐音逗趣,此梨花不是彼梨花,而是树上的梨花,此“唔起”不是彼武七,而是梨花在喂鸡,这种爱情的纯真与可爱,让人看了不由得会心一笑;又如讲到武训乞讨时,按照一般规律应当描述他是多么苦、多么累、历经坎坷侮辱,但创作者却选择用一大段音乐欢快的唱段来展现,踢一脚,一个钱,一个耳光三个钱,两个耳光便宜些五个钱,头发一边是秃头,一边是怪异的小辫子,然而在这种看似轻松的外表下,掩藏的又是最深的苦痛,因为太苦,所以要自我欺骗、自我解嘲,实在高级。

到了后面,武训每夜都会于夜深人静时偷偷数钱,从头至尾、仔细小心,编剧把钱比作恋人梨花、过世的母亲和好友了证和尚,钱是他的命,钱是他的根,看起来一副守财奴的形象,但转念一想,他为何守财?因为钱来之不易,都是血汗,又因为这钱是要办学,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理想,这样一想,更觉得武训心酸而伟大。

正是有了这些一个个写到极致的细节,才让人品出这出戏别有的魅力,当把细节做到极致,才觉更美。

另外一个小小的想法,宣传册上显示的是武训晚年,也就是全剧最后几分钟的人物形象,看起来伟大又崇高,但我更喜欢中期武训滑稽可笑的乞丐形象。如果封面上是这样一个人物,我会想,这个滑稽违和的人为何会被叫作“先生”?这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有了这样的反差,然而更有悬念、更吸引人。

但总而言之,《武训先生》是一部诚意之作,处处可见其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