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观摩剧目话剧《花荣桥记》剧评集锦

 

 

《花桥荣记》观感

文/李学熹

在12月1号看到国戏研会公众号推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话剧团的演出讯息并有幸在国学研会平台抢到一张《花桥荣记》的话剧票,于12月2日晚在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此剧。看完这个戏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毕竟是第一次写,那就想到哪写到哪吧。

话剧《花桥荣记》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小说《花桥荣记》改编,故事围绕台北长春路上的一家桂林米粉店展开。剧中老板娘的祖上在桂林花桥开的“荣记米粉”在当地很有名气,老板娘从小跟随奶奶经营。也因为这米粉,老板娘认识了她的老公营长。上世纪40年代末,她带着侄女到了台湾,为维持生计开了这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她并没有再婚,而是一直在等随军打仗的老公,这一等就是二十来年。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其中卢先生、秦癫子、李半城更是常年包饭,可二十来年过去了,他们最想的还是桂林花桥和花桥边上的那碗米粉。

本故事围绕桂林米粉老字号花桥荣记展开,米粉成为了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米粉的秘方还是原来的秘方,所用的药材还是那些药材,可是味道却不是原来的味道,这米粉少的是什么?是漓江的水!这哪是一碗米粉,这明明就是故乡的情!老板娘爱他的营长老公,所以一直在等,可这一等就是十八年。“一句十八年,老了王宝钏”,这是本剧戏中戏中桂剧《回窑》中王宝钏的唱词,王宝钏虽然等了十八年,薛平贵终究是回来了,可是老板娘与自己的老公还能团聚吗?当老板娘看着花桥荣记被白蚁筑了的秘方的时候“二十年不到,这秘方被白蚁筑了,只剩下了这一堆碎绸子”,这碎的是绸子吗?这是老板娘的心,是老板娘的希望。两岸不通,隔海相望,只能等,可等来的是什么?是该继续等下去,还是向“前看”。

李半城到台之前是桂林地产大亨,半个城的房子都是他的。背井离乡的李半城离开了他的房子成了流浪汉,他整天拎着个箱子,那箱子里是什么?是一百多张的房契,是他日思夜想回家的希望。李半城在自己生日这天向花桥荣记老板娘赊了碗米粉,可是身体越来越差的他连碗都端不住,他意识到他可能活着回不到老家了,既然这样,又何必过这种活着比死还难受的日子,于是在公园上吊自杀了。这段戏嬉笑怒骂结合,让李半城这个人物可恨又可爱,可怜又可敬。离开家乡的他身份卑微,连饭都吃不上的他行为下贱,可是他那不改初衷的思乡之情实实令人感动,随着他的自杀,也完成了对他灵魂的救赎,正如老板娘所说“死对李半城来说是件好事”。愿他一路走好,愿他胡归故里。

秦颠子原是桂林那边的一个县太爷,他爱女人,有着两个老婆。他背井离乡,老婆们与他失散了。秦有把雨伞,那是打算送给小老婆的,是打算俩人在桂花开时在花桥下照相的。随着他疯癫之症越来越重,眼睛里出现的幻觉也越来越清晰,他看到了,他看到了花桥桥下桂树花开,他与他的小老婆在甜蜜的合影。他死了,但他与李半城不同,李是绝望后的自杀。而秦,我想他死时是幸福的,因为在他的眼睛里,他已经回到了桂林花桥下,与小老婆依偎在桂树旁,看着满树花开,相拥相爱。

卢先生是我本剧最喜欢的人物,原是桂林名门望族,自幼与罗小姐定亲,背井离乡的他在学校做国文老师,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哪怕是背井离乡也依然气质优雅行为洒脱。他挺着脊梁,他等待着他的挚爱。没有什么是能压的倒他的。可是被表哥骗钱后唯一与罗小姐团聚的希望破灭后,那压死骆驼的稻草将他彻底摧毁。精神崩溃的他没有了往日的优雅,失去了坚挺的脊梁,最后死在了自己的书桌上。他肯定一直没有想明白,想与自己的挚爱在一起为什么这么难。就是那一汪海水,将有情人生生隔开。明明血与脉相连,明明同根又同源,因何回家难实现,为啥团圆那么难?

80年代末出生的我没有经历过剧中年代的岁月,也没有经历过在岛上望家乡却不能回家的痛苦经历。但是,看到老板娘端着的这碗米粉,我的眼睛湿润了。原来,我的情感和“海那边”的人的情感是相通的,里面充满了对于家乡的热爱依恋。老板娘仅仅是无数宝岛同胞的缩影,宝岛与大陆母亲被人为的强行隔断,是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的痛。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被迫离开这片土地的痛苦,但是对于这片土地的情感是一致的,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们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海那边”的人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他们的魂他们的情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海的那边”也如同老板娘等人一样,想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本剧将国人内心深处的普遍情感挖掘了出来,感人却抒情有余精彩不足,虽然插叙倒叙间离等手段繁多,但是所有场次节奏过于平均,缺少起伏。

整部戏最打动我的是情,是隔海相望的血肉情,是至死不渝的夫妻情,是落叶归根的思乡情,是祈盼安定平安的爱国情。

本剧舞美整体非常棒。好看,虚实结合,回忆的场景更是诗画般的动人。本剧将整个舞台分为两个表演区,前区主要以现实空间表演为主,舞台后区以戏中戏、回忆的部分为主。两个戏中戏穿插的非常巧妙,以梁红玉与王宝钏两个戏曲人物将本剧女主人公的情感外话,使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非常喜欢回忆中花桥下桂树旁的场景,温馨、甜蜜、幸福,也正是过去生活的美好,为剧中现在生活的残酷做了很好的反衬。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戏,而且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换场少点,故事集中点我想会更加精彩。

 

相见时难

文/迟晓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首小小的《乡愁》曾寄予上世纪海峡两岸无数人民的思乡情怀,而今有幸观看话剧《花桥荣记》不由让我心头又吟出这首小诗。

开场众任拥簇喧嚣似乎并无夺目之处,直到慢慢进入情节,本剧中以第一人称为主线,既纵览整个剧情又有主观叙事的娓娓道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故事中的我是一位从小在桂林花桥荣记粉铺长大的女孩,一生与粉相关、与粉结缘,因怀揣将桂林米粉在台湾也要发扬光大的理想而来台北开店,从最初踌躇满志到慢慢目睹身边一位位同乡因海峡分割、日夜思归、苦等未果,最终离世的绝望与悲恸。

话剧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于寻常的按时间为主线铺叙展开,而是采用颠倒式蒙太奇的方法,不同时间段相互交错,情节再现。如开场第一幕交代北京市1956年的台北长春路新开张的花桥荣记,老板娘,也就是剧中的第一人,我,因几个老乡谈话而思绪渐远,时间一下子被拉回到1944年的桂林花桥荣记粉铺。这一段交叉为观众介绍的故事的前因后果,既能详尽阐释原因而又手法新奇,令人眼前一亮。而后的每一场都是互相交错,介绍了从1944年的桂林到1969的台湾发生的种种事情,并始终贯穿着在台湾的我和我的老乡一生对故人的思念和故乡的情怀。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剧中不乏打动人心的场面,那一场在1947年“我”与“我的先生”曾观看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十八年后重逢的戏,竟如此映照了我此刻的处境,而与戏曲中人物不同的是,我没有等到“我”的“薛平贵”。“十八年老了我王宝钏”而“我”不仅没有等到“我的先生”,连我的家乡我可能都等不到回去。这一场戏大概唤起了许多观众心中在那个年代台湾与大陆隔海却无法跨越的无奈与心酸。剧中的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大陆和台湾之间,你以为只是隔了一片海吗?这片海只有菩萨能过去…”或许是的……

在以我为第一人称叙述完其他同乡命运的时候,“我”不仅又想起了自己。那年,“我”在漓江边洗头,石头旁边有一颗桂花树,树在上游,花瓣掉入漓江顺水而下,飘到“我”的头发旁,所以“我”的头发比其他桂林女孩子多了一丝桂花的清香。故乡的人,故乡的情,故乡的景始终牵扯着“我”的心,纵年月老去,心向故乡不变。“我”想,或许有一天,“我”又可以回到漓江之畔,盘下长发,轻轻抚弄,那天,漫天桂花。

 

乡愁滋味

——话剧《花桥荣记》观后感

文/卢靖文

12月2日晚,来到天桥艺术中心观看话剧《花桥荣记》。《花桥荣记》是台湾当代著名小说家白先勇的原著小说,曾被谢衍导演改编成电影《花桥荣记》,由郑裕玲和周迅参加演出。话剧演绎了一个桂林米粉世家起落盛衰的诗篇,从一口米粉,细嚐人间酸甜苦辣,经历世途百般沧桑。

从桂林到台北,花桥荣记米粉铺,这其中蕴含的是浓浓的乡愁之情。话剧运用大量的人物独白、插叙等舞台表演手段,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关系处理的十分融洽,让人和剧中“老板娘”同呼吸,共命运。在观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深深感动于人物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乡愁,是无数个在外漂流的人共同的情感。以我个人来说,从上大学以来,五年的求学之路,自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故乡再无春夏,只有秋冬,最想念的便是家乡的味道,所以我十分能理解并和剧中人物的乡愁产生共鸣,共尝乡愁滋味。同时,我为剧中岁月变迁和人物的命运变化感到深深的伤感,曾经被称为“李半城”如今却被儿子遗弃的李老头、曾担任荣县县长因调戏女职员被开除的秦癫子、曾是桂林大户如今只是一个教书人的卢先生,这些人物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嘴里常挂着从前,过去的词,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最后的结局是死亡。这些都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变迁和人物的沧桑命运到唏嘘不已。

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传递着在外漂零的人们的乡愁、乡情、乡恋,通过对花桥荣记的米粉串联起了海峡两岸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让人看到身在台北的广西人的乡愁情感,使观众产生了浓浓的共鸣之感。

 

月是故乡明

文/张雨茗

 “提起我们花桥荣记,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曾经广西花桥荣记的米粉丫头如今在台北长春路开起了一家花桥荣记。花桥荣记在生活在台北的广西人心中,不单单是只是二两米粉的重量,它像广西的三花酒、桂花、桂戏、漓江等一样,是当前回不去的乡愁。花桥荣记不是一个物理的米粉店,而成为了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其中融入了广西同乡对故乡无穷的思念和无限的爱,就像喝不到的漓江水和过不了的花桥一样,这里有思念、有留恋、有惋惜。

剧中台北长春路的花桥荣记怎么也没有桂林的好吃,不是配方变了变了,而是少了,少的是回不去的故乡的味道。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已没有了桂林米粉的特色,入乡随俗卖起了米饭,同乡们一个个离去,曾经地位显赫的人物最终只落得个惨淡下场。表达了被命运放逐后人性的各种表现,也传达了白先勇先生对历史失败者的悲悯之情。在台北的广西人活着不能回家,死后冒一碗米粉希望可以带他回家。

话剧的舞台场景切换自然,采用戏中戏来回忆在桂林的时光,加入桂戏、花桥、丽江、桂花等桂林的文化符号来抒发人物的乡愁。在曾经的富商李半城上吊自尽后场景切换到桂林的花桥荣记,不禁使我留下眼泪,这对回故乡的期盼也只有死后才可能圆满。同时剧组很细心的将桂林米粉的老作坊搬上舞台,有大磨、石臼木杵、榨粉机等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实地的作坊。

 

话剧《花桥荣记》剧评

文/王抒曼

延续了白先勇小说《花桥荣记》的主题,话剧版还是围绕着“乡愁”二字展开。没有什么强烈的矛盾冲突,主打的是“思乡”情怀。导演采取了双线叙事的解构,一条线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台北长春路新开的“花桥荣记”内,一条线追忆40年代正宗的广西桂林的“花桥荣记”的旧事,双线交错铺排,形成对比。台北花桥荣记里的芸芸众生被思乡、思亲之情折磨,有的远嫁,有的死去,生意也日渐萧条。桂林花桥荣记叙述老板娘的爱情故事,隐含着桂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喜爱。比较有新意的是在广西荣记这条线里,导演创新地加入戏曲桥段,在外婆与跟米粉丫头讲述做米粉的秘方时,舞台上出现了两个时空,桂剧中的梁红玉就出现在舞台后方舞刀弄枪,奶奶说一句秘方,梁红玉唱一句唱词,将一次简单的叙述过程渲染出了巾帼英雄的气概,同时也证明了米粉秘方的重要性和神秘性。再一处戏曲桥段的借用是在老板娘与军官丈夫看戏时,二人看的是桂剧《回窑》,舞台上王宝钏为薛平贵十八年苦守寒窑后终相见,台下老板娘泪眼婆娑问丈夫要是分开了怎么办。没想到一语成谶,二人因战乱分开,独自从桂林来台北寻夫的老板娘,十八年来再也没见过丈夫。可以说这两段戏曲桥段的借用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段烘托出气势,一段寄托了感情,是全剧成功之处。然而这些都不能掩盖演员表演上的一些缺憾,比如台词不熟练经常卡壳,把山无棱的棱读成“ling”,把歌仔戏的仔读成“zai”等,确实给人以很不好的观剧体验。

 

永远回不去的花桥

——观话剧《花桥荣记》有感

文/刘畅

《花桥荣记》是白先勇先生的作品,改编成话剧这让我很是期待。

整个话剧的布景是写实的,但是灯光和某些道具又是写意的,这种虚实结合让整个舞台效果现实而又梦幻,随着缓缓的音乐带人来到了那个充满国恨家仇生离死别的时代。虽然话剧对于各个时空的处理有一些散乱,但是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中,我们仍可以从演员的表演中窥见滚滚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发展。

其实我对于“海峡两岸”这个题材非常容易受到触动,无论是暗恋桃花源这类话剧还是军中乐园这种电影都深深打动过我。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矛盾,让许许多多的人再也回不去故乡见不到爱的人,这部话剧用人物群像将围绕在花桥荣记米粉店的故事缓缓展开,花桥荣记的兴衰见证了人的悲欢和死亡。

处于历史的无奈中,剧中的每一个人都过着迫不得已的人生。在70岁生日那天上吊的老头,死于街边的秦癫子,空守一生的老板娘,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众多人物中我认为最悲剧的角色是卢先生。卢先生是一个有骨气有责任感的人,他出身大户人家,有文化,同时也有文化人的傲骨,他给花桥荣记写牌匾,看不得漂亮的颜体字被画得像小学生描红。可迫于生活,他又拿不出房租。他有一生守候的爱人,花光积蓄接爱人来台湾却被骗得倾家荡产。那个年代,一湾海峡是永远跨不过的距离,卢先生从绝望到崩溃最终自暴自弃最终惨死,这个过程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