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观摩剧目喜剧《3站台》剧评集锦

 

 

《三站台》剧评

文/张雨茗

戏剧《3站台》是根据俄国著名小说家契科夫的四幕话剧《三姐妹》改变而成。把小说作品搬上舞台,在戏剧中添加了许多幽默滑稽的元素,将契科夫的名作进行了全新演绎。

《3站台》同样有四幕,用英语讲述了在一个俄罗斯外省的小城里,住着姐妹三个:奥尔加、玛莎和伊林娜。她们全都聪明、美丽、善良,而且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乏味。他们朝思暮想要去莫斯科,但是自始至终也没能到达。一直站在站台上评论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看着来来往往经过的人,但是自己始终没有踏上去往莫斯科的列车。她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精神家园、一个向往的地方。在三姊妹心中,这个精神家园就是莫斯科。然而她们对于莫斯科美好的憧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们离理想中的的莫斯科越来越远。最开始她们是在站台上,最后的结局还是在站台上,首位呼应对应主题。

戏剧中还添加了幽默的元素,并且与本地的文化相结合。例如:在英语的戏剧中添加了一些中文“你好”等词语和中国古诗词以及谚语,拉近观众与戏剧的距离,增加亲切感。背景音乐部分用长笛表现对去莫斯科求而不得的气氛,还有在幽默片段是用管乐器增加滑稽感觉。舞台场景切换自然,剧中人边演边做搬桌子、拿道具等动作一气呵成,富有新意。

 

浅评形体话剧《3站台》

文/王抒曼

初看到《3站台》改编自契诃夫的《三姐妹》时,非常期待这个来华商演的美国剧团会把契诃夫的经典剧本改编出怎样的新意。虽然座位太靠后看不清中文字幕很影响观剧体验,但演员欢快的表演还是异常动人的。

剧一开场,三姐妹就完全颠覆了契诃夫笔下三人原本的形象。这三姐妹动作夸张滑稽,有点像三个跳梁小丑,没有原作中那么美丽优雅。在《3站台》里,忧郁的《三姐妹》披上了鲜艳的外衣,既保留了契诃夫原作故事框架,又演出了自己的欢脱幽默的特色。原作里三姐妹的对话是平淡琐碎甚至是有些乏味的的,《3站台》进行了改编,加入了大量美式幽默对话,配合大幅度夸张的肢体表演以及歌舞,使悲情的故事不再悲情,自始至终都充满希望。舞美的运用也遵循极简风格,抽象的站台背景设计,道具也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换场时既没有拉幕也没有熄灯,演员有的弹起吉他跳舞,有的搬弄桌椅就是下一幕了,过渡得很自然。第一幕中时不时有模仿站台广播的声音传来,将原剧中发生在室内的场景搬到站台上。向往莫斯科的三姐妹就在这站台上,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勇气踏上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对于三姐妹和她们的弟弟来说,莫斯科既承载着幼时的回忆,又寄托着对未来的想象。他们虽然身陷在灰色的生活中,却始终对于未来充满期冀,那就是到莫斯科去。似乎只要到了莫斯科,生活的一切苦难都会迎刃而解。虽结局稍有突兀,但整体还是很美好的。即使生活一地鸡毛,至少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期待。

   

《3站台》剧评

文/杜媛

在2017年北京喜剧艺术节上,美国运动集市剧团带来了《3站台》这部喜剧。此剧是改编自俄国戏剧家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三姐妹》。

此剧摆脱了原作中的维多利亚时代,但是讲述的仍旧是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寻找理想之地最终也只能保持原状的故事。这种主题是跨时代的。这部喜剧主体是话剧,里面还加入不少音乐剧的表现手段。这部戏比较好得把握了喜剧的节奏性特点,但是因为语言的原因,喜剧效果被削弱了。演员的形体还有台词功底深厚,但是在表演设计上没有安排夸张滑稽的部分,或者说是没有抓住中国观众能够理解的舞台喜剧欣赏特点,再加上整场英文演出,语言上的跨文化障碍也影响了观众的理解。在走出剧场时,笔者特别留意了散场后观众们的交谈。有些观众提前查阅了这部喜剧的创作背景,并且了解契诃夫的《3姐妹》,对于这出戏就会看得深入一些。这类观众的人数不多,大部分观众不仅缺乏了解相应的故事背景,而且没有达到能顺畅观看全英版话剧的外语水平,这类观众普遍反映是与其说看了一场戏,不如说他们是读了一个英译中的剧本。由此可见,剧场中的跨语言障碍仍旧是阻碍外国作品欣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算是有翻译,在观剧感受中还是能使用这门语言的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戏剧观演体验。

 

喜剧《三站台》剧评

文/张凌羽

生活从来都是充满苦难、迷茫和不安的,于是我们需要一个远方,一个希望的曙光。即使这个曙光不过是早已知晓实为虚妄的安慰之辞,也一定会充满力量。这个虚幻的力量,支撑着,鼓舞着我们,在这碌碌繁华五千车马的世界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麻木地挣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有今之视昔。悲呼。可知人事无常,生活无华,生命的意义,世界存在的价值。亘古中外,始终是无解的话题。历代志士仁人做了多少思考,想了多少假说,可我依旧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所,将往何方。人们往往会选定一个执念,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向标,诸如爱情,诸如爱好,诸如美丽,诸如智慧,诸如学问,诸如艺术。可这一切的一切,也和我们本身一样,本就是在寻找意义的啊,它们本身的意义,也如同我们自身,未必可以支撑它们存在下去。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可以,只要我一直乐在其中,醉在其中,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消寄托就好了。以美丽为依托的,尽此生最大的努力,将这份美丽留下来,将这份美丽最大时限地留下来,这一生不就有意义了吗?真真假假,有有无无,又有什么关系,我已然在追寻美丽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即使,这一切都是假的,没有关系。如果这美丽不仅美丽,还有别的美好,那可真是天上人间人间天上,是第一件称心如意的事。

站台也,站台也,来来去去,一趟又一趟,通往未知光明和黑暗的长途列车。车来了,上上下下;车行了,走走停停。在站台上的那短暂的一瞬,对于已然在路上的人们来说,是那样的重要和深刻,难怪人们停留在站台上,始终渴望着,始终犹疑着,始终观察着,终于老了少年,可这站台,还是老样子呵!

 

《3站台》剧评

文/郭小莹

 “将契诃夫作品彻底结构⋯⋯就像在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比赛上开赛车般快意,观众们须时刻屏气凝神。” ——《洛杉矶戏剧评论》 

正如洛杉矶戏剧评论对美国运动集市剧团演出的戏剧《3站台》所说,这部话剧非常新颖。这部剧改编契诃夫的作品,又融入了自己的成分,并且解构了契诃夫的戏剧。 保留了契诃夫悲喜剧的内核但用更荒诞的形式表现,将剧中的角色置于困境,渴望同时又希望通过表演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展开。话剧围绕站台展开,主角三姐妹一直向往着莫斯科却始终未能成行,在剧中表达了对莫斯科的向往,不停的讨论莫斯科的好以及如何逃离小镇,却从未付出行动,前往莫斯科的列车最终将他们留在了站台上。剧中男演员演唱的几首歌我非常喜欢,虽然是清唱但也能见的其演唱功底。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收放自如,将舞台生活化,区别于之前我所看到的话剧,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物既真实又遥远。剧中舞台中央以三张桌子为主要道具,通过演员们的不断移动来表现剧情的变化,前面有一幕是庆祝生日使我印象非常深刻,演员们浮夸的表演以及夸张的讲话引起现场笑声不断,同时也可以看出她们渴望离开,以及对莫斯科的向往。在我看来一部话剧虽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全部文化,但也能从中看到他们对于美好的向往。总是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话剧。

 

《3站台》剧评

文/贾如

整个剧本围绕着几个人想要回到莫斯科展开,三姐妹憧憬中的“莫斯科”,大概就是她们所憧憬的“未来”,仿佛只要到了莫斯科,一切问题就自然会解决了。安德烈诉说在小镇上,人们彼此认识却仍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陌生人。而伊瑞娜讲起那个打开笼子却并不飞走的鸟儿的故事时,其实就已经暗示着他们清苦孤独的生活。这些满怀希望的、优美而富有教养的人们被困在了小镇里面,在他们所渴望逃离的外省小镇生活中越陷越深,无法将自己和小镇决裂出来,终于无法启程抵达他们所幻想的莫斯科。高谈阔论那虚构的远方和未来并非难事,然而你是否有勇气放弃现有的小成就,离开温柔乡,大手一甩,朝着梦想的方向掌舵前行?

诚然作品很出名,但是就观赏性而言,我总是不能体会到里面的深层内涵。一来是周围背景不一样,二来是国家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困难,三是主题总是似有似无地游离在剧情之上。我到现在依旧不能理解为什么名字叫《三站台》,不能理解主角们烦恼的产生原因,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离不开小镇。虽然某些桥段的音乐旋律和肢体表演很出彩,欣赏起来赏心悦目,但是他们起舞的时机真的觉得莫名其妙,和主题不搭调呀。此外,每一幕场景变换的时候,场景究竟变到什么地方,过去了多久的时间也不清楚。

 

《3站台》剧评

文/王可

今天观看了美国运动集市剧团的话剧《3站台》,这部剧改编自契科夫名作《三姐妹》。才疏学浅没有看过原作但从今天的话剧来看,其融入了美国话剧所特有的特色。

一开场就是三姐妹的一出耐人寻味的表演,遗憾的是演员语速很快,我的英语单词量不够听起来也十分吃力,只能依靠字幕去了解剧情。然而,字幕总是比演员的声音慢了三分加之演员们语速很快,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身旁带孩子来的家长在开场不到十分钟就已经进入梦乡了。但是,这部戏还是非常优秀的,演员在舞台上自如的表演,即充满了演的成分又给人一种放松的状态,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演员们用欢快的动作、舞蹈、歌曲和幽默感将契诃夫的剧作面向新生代观众进行了全新演绎。演出后通过查阅了解到该剧曾获得洛杉矶戏剧评论奖最佳编舞、洛杉矶戏剧评论奖最佳编剧、爱丁堡艺穗节最佳剧团、洛杉矶戏剧联盟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编舞、最佳主演。确实,如此细腻的表演怎能不过的如此多的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全称融入了很多小笑点,甚至融入了一些汉语。翻译做的也非常棒有一处还加入了唐诗《静夜思》,以及当下十分流行的词汇,感觉这部戏穿越了时代,跨越了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最后还是想建议能够重视字幕。

 

《3站台》观后感

文/刘小娜

美国运动集市剧团改编的《3站台》是我首次在现场观看的《三姐妹》改编之作,这个美国剧团用英语演出的俄国故事。三姐妹是契诃夫所著四幕剧本。 三姊妹在当时契诃夫版本中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俄罗斯外省的小城里,住着姐妹三个:奥尔加、玛莎和伊林娜。她们全都聪明、美丽、善良,懂得几门外语,而且都有一番抱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们的才能无法施展,理想无法实现,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乏味。 

在第一幕开始甚至让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大概是因为眼前这三姐妹显得不够优雅,动作滑稽等等),随后却意料之外地屡次触动了我。当钢琴水平足够开演奏会的玛莎压低声音说住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懂得三国语言是一种不必要的奢侈时;当安德烈诉说在这里人们彼此认识却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陌生人的感受时;当伊瑞娜饱含深情地流畅地讲出关于莫斯科的种种知识时(她泛着光芒的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筑);当无法从婚姻生活中挣脱出来的玛莎扑过去拥抱威尔什宁然后痛苦道别时;当伊瑞娜讲起那个打开笼子却并不飞走的鸟儿的故事时;当娜达莎终于收走了一开始就摆在台前的充满象征意味的叉子时;当心碎的三姐妹们手挽手地唱着“cry,my sister”时……

我似乎辨识出了这部剧中回荡着那些在剧场里、在文字中、在无数人的生活深处无数次响起的声音,只不过它是以自己独特的饱含着诗意又忍耐着痛苦的方式发出。诚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有些剧本,写来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主题,本身没有兴趣。可是这些剧本渗透了永恒的价值。凡是能在这些剧本中感觉出这个永久的特质的,才能领会这些剧本是为一切时代所写的。

 

形体话剧《三站台》赏析

文/李宇翼

第一次接触到形体话剧这个概念,形体话剧(physical theatre)是西方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戏剧表演的方式,即通过肢体表现来叙述故事、塑造角色、营造情景与舞台生活。《三站台》这出形体喜剧是根据契科夫《三姐妹》改编而来,由美国运动集市剧团演绎,一方面全英文的对白给观众造成了不小的观赏障碍,另一方面,夸张、动感、急促的表演风格也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就原作来说,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三姐妹》自面世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被世界各地的剧团搬演。《三姐妹》取材于契诃夫的一段生活经历,该剧以外省的一个小城镇为背景。三姐妹出生在莫斯科,庸俗乏味的外省生活令她们厌倦,她们渴望回到莫斯科,对返回莫斯科的呼唤贯穿了全剧。个人与生活处境的深刻矛盾在契诃夫以后的时代里依然有着共鸣和回响,《三姐妹》的主题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从俄罗斯著名戏剧家丹钦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中国当代著名导演林兆华的“等待”,不同版本的《三姐妹》也囊括了极致的现实主义风格与先锋的现代诠释。而《三站台》一剧戏剧化地摆脱了原作中的维多利亚时代背景,用欢快的动作、舞蹈、歌曲和幽默感将契诃夫的剧作进行了翻盘式的演绎。《三站台》对契诃夫的原作进行了喜剧意味的解构,没有跳出原作的精神内核,但在舞台呈现上并没有将“站台”这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大量的人物对白以及人物变换登场使得话剧“形体”一词的意义落在了夸张的演绎方式上,不过此剧中的舞蹈、歌曲让这出喜剧的元素更加突出,是点睛之笔。反观国内的喜剧,利用庸俗的段子和地方方言口音来混淆喜剧的概念,我更倾向于前者的诠释。

无论是“等待”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剧中人始终没有跳出自我束缚的牢笼,对于今天城市里空有一腔热忱却难以迈出脚步的青年人来说,这个题材仍然有当代意义。

 

《3站台》观后感

文/霍晟

这一次,美国运动集市剧团将题目由《三姐妹》改为《3站台》,用两块景片将舞台抽象地布置成站台的样子,并时而模仿站台广播,提醒大家“列车将开,小心站稳”,将原剧中发生在室内的场景搬到时刻发生着出发与延误的站台之前。当她们向往莫斯科时,她们就在站台上;当他们谈论往未来时,他们也就在站台上。创作者们从原著中提炼出的“站台”意象,不仅是一个连接“外省”和“莫斯科”的空间概念,而且是一个连接“过去”和“未来”时间概念——于是剧作从平淡无奇中揭示了生活的本相:“站台”正是我们生活的时空,就是此地此刻。

我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看到这种希冀着从灰色生活中突围却终于深陷其中的故事了,也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听到这种对未来充满信心却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声音了。

非常开心能有这个机会去北京喜剧院观看美国运动集市剧团改编的《3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