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观摩剧目蒲剧《西厢记》剧评集锦

 

 

 

一种结合,一种感受

——评蒲剧“青春版”《西厢记》

文/张明晖

《西厢记》自古以来都是赞誉美好爱情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也有各个剧种的展演,当这种“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美好愿望与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相结合时,却迸发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火花。

就剧情结构而言,蒲剧版本删繁就简,并不像我们看到的文学剧本那样冗长,而是将其故事情节有重点的压缩,既能更好的突出莺莺与张生的性格,又不会觉得剧情残缺,比如在《寄药方》那一场中,几乎是莺莺一人的独场,莺莺回到房中立于桌前,长叹哭泣,这里没有过多的台词只一个“啊”字便包含了她此刻所有的情感,是怨恨自己的懦弱,怨恨老夫人的强势,之后便是大段的唱词,唱罢老夫人上场告知张生重病要去探望,随后就是莺莺给张生写了封信,剧情很简单但是却可以将莺莺这么一个矛盾而又想反抗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她在道德与情感的夹缝中挣扎,企图可以冲破这种束缚去追求自己的所爱,当然她也真的做到了。

在舞美布景方面,除了遵循戏曲要求的写意之美,蒲剧版《西厢记》也自有特点。一开场舞台上悬挂了六幅人像字画,“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碧云天,黄花地。”而这边观众还在欣赏字画,那边法聪和尚的出场三两句的引言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中。又比如在《会西厢》这一场中,莺莺与张生进入屋内,红娘则在屋外等待,灯光的变换将舞台空间分割成两个小空间,屋内灯光逐渐暗下变得柔和,预示着有情人相处爱意浓浓,屋外灯光格外明亮,象征小红娘内心的紧张和不安,灯光的如此运用倒是显得剧情更加的立体化,也能更好的将观众与剧情融为一体。

此外,剧作并没有通过拉幕来进行场次的转换,而是很巧妙的通过几个小沙弥上场将舞台上的道具重新摆置,以及法聪和尚的引言,这种方式使得整场剧更加的连贯,也不会给观众造成一种剧情暂停的感觉。无论是从人物服装舞台布景上蒲剧《西厢记》都注重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这更加的迎合了《西厢记》本身的这种宣扬美好爱情的主旨,演员的年轻化更使得这部戏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也是对剧中青春爱情的完美展示。总之,蒲剧与《西厢记》的结合,是一次对于美好爱情的全新展示,让观众可以有一次全新的视觉与心灵的感悟。

 

蒲剧《西厢记》观剧感想

文/徐月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名作,,文辞华丽、故事曲折、情节跌宕、文笔细腻、人物传神,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蒲剧素以热闹著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蒲剧版西厢记根据王实甫的原创改编,相较于原版西厢来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蒲剧《西厢记》省去了一些情节,以便剧情推进。比如原作中“白马解围”这一段就简要概之,以唱腔带过。这样一来虽然加快了剧情,但是却减缓了孙飞虎围困寺庙要娶莺莺为压寨夫人的紧张气氛。但是以整个剧情安排来说,也是符合情理的。《西厢记》原本有5本,蒲剧《西厢记》只演了4本,以张生进京赶考与莺莺分别为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其次,在角色安排上,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为一剧之主线。莺莺是相国小姐,与张生偶遇一见钟情。莺莺爱恋张生,却碍于相国小姐掩面,拘泥于礼义廉耻,约张生“待月西厢下”,却又反说其是贼。表现了莺莺内心的矛盾心理,但她最终冲破自己对自己的束缚,选择了执着自己的爱情。而这其中,“红娘”这一角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不仅但当了张生与莺莺之间的信使,还是崔莺莺打开心灵大门的钥匙。同时,红娘这一角色也十分讨喜,她给张生送“药方”和张生的对话、在挨老妇人责备时反给老妇人定了三桩罪等等,这些情节的安排使整部剧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最后,剧中来自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蒲剧版学员饰演的小和尚们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虽然他们只是跑个圆场或者配合一下剧情,但是他们娇憨可爱的样子也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小戏曲演员们象征着戏曲春天的蓬勃发展,也是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张凌羽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的杰作,各个戏曲剧种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演绎。蒲剧《西厢记》源远流长,且蒲剧的兴起地正是《西厢》故事的发生地,可以想见在《西厢》故事家喻户晓的年代,在永济等蒲剧流行的地区,人们乐此不疲地谈论着故事,并试图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戏曲手段即蒲剧来演绎这一故事的场景。经历代蒲剧老艺人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又经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武俊英老师等整理,成为蒲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传统剧目,尤其是武俊英老师的《西厢记》,不但传唱开来,且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影响力颇大。山西省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带来的小梅花版西厢记亦是依照武俊英老师的《西厢记》的路子演出,在舞美、服装等方面稍有创新。

相比其他剧种对《西厢记》的演绎,个人认为蒲剧改编后的《西厢记》更精准地抓住了王实甫《西厢记》的精髓。豫剧版本名《拷红》,由常香玉大师的改编搬演,从红娘西厢探病后开始演,至拷红结束,完全将“红娘”作为了全剧的核心人物;京剧版本名《红娘》,是荀慧生先生的代表剧目,相比豫剧版本内容更为丰富,且行当齐全,兵围普救寺及白马将军解围的情节皆有演出,虽然依然是以红娘为主要人物,但重点已然分散,各个脚色都可以在剧中尽情展示一技之长。而蒲剧改编版本的《西厢记》,则完全将莺莺和张生置于主要位置,莺莺的内心斗争是全剧的重点表现的线索之一,红娘和莺莺的互动较少,而莺莺的内心独白以及与张生的感情交流占比则很重,大大削弱了红娘在这件事中的促成作用,更多地从莺莺本人,如何寻求解放方面推动戏剧冲突。比如赖简后的一大场的莺莺独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莺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终于在不忍有情人受此不白之冤的善良心情中,做出了会西厢的大胆决定。一句“我好悔也”哭诉而出,莺莺的人物形象顿时丰满起来。对比来看,对红娘的塑造则没有如莺莺般丰满,甚至在莺莺会西厢时,还是对红娘有所保留,京剧豫剧中所表现的红娘热心且完全了解莺莺假处的聪慧特征在这里几乎没有,正如剧中所言:我小姐瞒着我,叫我有什么办法呢?次要人物的不丰满造成的问题上,故事的逻辑性值得起疑,比如莺莺为何一开始愁肠若此,莺莺和张生又是为何因一见而情深至此,红娘为何在送方后方明白莺莺全程瞒哄她之后依然忠心护主而毫无芥蒂。而最初王秀兰老师的《西厢记》,对莺莺和红娘亦信亦疑的关系,张生和莺莺欲近还远的感情的进展都有更合理的演绎,但是相比改编本,则显得情节拖沓,不够集中。总之两个版本各有所长,改编本(亦即小梅花版)对戏剧冲突的演绎更好,对冲突前的感情铺垫不够,两个小时多的演出,冲突和高潮环环相扣,不容一丝轻松的氛围出现,作为观众尚且如此感受,不知演员在表演时,要处理好不足够酝酿情绪的突然爆发,该是何等吃力。改编本的一个亮点是法聪这一类似昆曲中末这一脚色的设置,忽而剧中忽而剧外,插科打诨调整气氛,较好地弥补了全程冲突的不足,这个人物的应用了无痕迹,令人耳目一新。

全场演出由小演员担纲,情节紧凑集中,表演生动精彩,和乱弹腔配合,可谓相得益彰。红娘的俏,莺莺的愁,张珙的呆,法聪的逗,老夫人的稳,均被小演员们表演地切合人物形象。唯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莺莺的服装化妆借鉴越剧,酷似芳华越剧团《盘妻索妻》中李敏老师所饰演“谢云霞”的造型。裙子渐变色加前后长短不一,美则美矣,却大大妨碍了演员的行动,尤其是莺莺后退的时候,纱裙长长的后摆被拖沓的一团糟糕,演员要时刻防止自己摔倒,观众也为之揪心,被踩成一坨的裙摆在台上,也有碍观瞻。

最后感叹一句,小梅花培养班也罢,汉剧定向班也好,都为戏曲的发展培养了根正功硬的扎实的表演人才,或可以成为后继无人的优秀剧种的传承的可选之路。

 

观蒲剧《西厢记》有感

文/孟若楠

2017年9月23号晚7:30分,蒲剧《西厢记》于全国地方戏展演中心准时开演,在研会的组织下,我观摩了此剧,略有感想,于此浅谈。

蒲剧《西厢记》较之于我们相对更加熟悉的元杂剧《西厢记》,在情节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便不再加赘述。整出戏演员表演扎实,剧中小和尚和法聪的安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整出戏节奏给人前松后紧的感觉,但我我最想说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改编后的人物性格,颇有些值得深究的地方。

首先是张生。在我看到张生的时候,总是有另一个人影在我脑海中晃动,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个人影越来越清晰,哦对,是《红楼梦》中的贾瑞,那个行为猥琐、最终丧命的小人。张生的行为竟与他如此相似:贾瑞贪图凤姐美貌,最终陷入凤姐的圈套,丧命于风月宝鉴;张生“迷恋”莺莺美貌,陷于莺莺的“圈套”,得了个“熟贼”的称号。在剧情上并没有什么讲不通的地方,但是我们细想,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词曲优美,极具意境著称,而蒲剧则是唱腔高昂,朴实奔放,当张生跳过粉墙私会莺莺,却被红娘撞上,情急之下被莺莺指认为贼时,只能操着一口山西方言不断重复:“我是贼,我是贼”:每每见到莺莺便显的急不可耐,哪里还有一个书生的影子。都说是才子佳人,佳人得需才子配,这才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进行改编时全面考虑,不仅要在剧情上说的过去,还要贴合剧种特征,能让人物行动行得通,人物形象立得住。

其次是红娘。红娘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人物形象了,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她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她在莺莺的女性意识觉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这是红娘这个人物需要在剧中存在的首要原因。可是在蒲剧《西厢记》中,红娘的这部分“功能”我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一个舌尖嘴利的小丫鬟,甚至是“拷红”一场,小红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失去了那部分“功能性”,也只能是给观众做个笑料罢了。莺莺的形象也有前面类似之问题。不加详说,观剧便知。

最后,我想说创作需谨慎啊!

 

一波三折 血肉丰满——评《西厢记》

文/崔佳艺

《西厢记》乃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所作,此次我所看的是山西运城市蒲剧青春版,剧中主要演员均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饰演,同时由几个可爱的蒲剧班学员饰演小和尚,他们灵动有趣,为整出戏增添了青春色彩,舞台布局完整,参差有序;唱白也独具山西特色,唱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让观者忍不住张口叫好。

剧情紧凑有趣,一波三折,表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曲折情感,就像是张生身边的报讯和尚说的一般“一块吸铁石一块铁疙瘩”两人不由自主走到了一起,情难自已。二人初见时的害羞,再见时的心动,飘逸的水袖一挥一舞之间将暗生情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老夫人变卦让他们以兄妹相称时,舞台灯光的冷暖之变,暗示了分隔异地的相思之情和二人心中的苦闷难过;通过红娘前后三次送信,一封信牵动着另一人的生死,让张生亦哭亦乐,难以自控。

其中红娘的表演让我最为印象深刻,她身虽为奴,却通情事理,语言通俗易懂,张生写回信之时,她在旁磨墨的夸张动作;张生与她读信之时,她表现出的口无遮拦;老夫人拷问之时,她为小姐和张生据理力争,将自己当做官大人时的唱腔与声调变化,表演灵动鲜活,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丫头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戏曲艺术沉淀千年,通过舞台、灯光、人员不断的改进,让人领略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体味古典艺术与现代戏剧间奇妙的韵味。

 

观蒲剧《西厢记》有感

文/张雪莹

蒲剧《西厢记》全剧结构不同于其他剧种,在剧情一开始时张崔二人便一见钟情,接下来便是为老相国做道场,张生借此机会大表身世,倾诉爱慕之情。接下来便是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挺身献计,惠明下书、杜确解围、孙飞虎退兵一概省去。继而是崔夫人的许婚、赖婚,张崔二人的互传信笺,二人的幽会被老夫人发现,而后是拷红、送别,故事到此结束。前面速度快、情节简略,后面速度慢、情节详细,忽快忽慢,令观众难以适应。全剧的重心明显放在了老夫人赖婚之后。简略的地方交代不足,详尽的地方又显拖沓,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时间,只能演到送别一出,省去原有的结局,结构安排不合理。

从表演方面看,演员的表演与人物应有的身份与情绪不符。崔莺莺作为相府的小姐,应是极其遵守礼法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冲破封建枷锁才具有意义。然而剧中的崔莺莺没有大家闺秀该有的矜持,也许是剧种的特色,此崔莺莺显得很奔放,即使演员本身相貌娇美,仍觉人物含蓄不足。在佛殿上,她可以哭喊,在老夫人赖婚,自己与张生婚姻无望时,她回到绣楼大声痛哭。张生这一角色也不可爱,张生本该是一个痴情的酸书生,剧中的张生倒是很爱发小脾气,老夫人赖婚他发脾气,小姐传书信相约又变卦,他也耍小脾气,还要红娘哄着才肯看小姐写来的另一封书信,像一位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并且这样一位愤青似的张生,很难想象他会为情而伤。本剧中的红娘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是成了一位毫不知情的信使,在小姐决心与张生约会时,并没有红娘相陪,红娘是自己撞来,守在门外,自愿为人家望风,并且在门外守了一夜,又被老夫人误会她与张生合谋哄骗小姐,被老夫人打了一顿,红娘真是既多余又可怜。与红娘相比,法聪的戏份倒是多得很,作为一个和尚,不用念经,不用做事,每天充当张生的书童,密切关注张生的感情问题,还要充当每一场的串场人。

全剧戏文略嫌粗俗,文学性很低,这与天下夺魁的《西厢记》简直联系不到一起。剧中也没有亮点可看,张生不痴,莺莺不美,红娘不灵,空有其事,不见其魂,遗憾。

 

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评蒲剧青春版《西厢记》

文/迟晓庆

不曾设想,当《西厢记》遇上古老的剧种——蒲剧,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更不曾想《西厢记》在一群年轻演员的演绎下会有怎样的风韵。今日有幸,得以一睹蒲剧青春版《西厢记》,观罢依然余音绕梁、回味悠远。最初了解西厢,只被它的清丽典雅曲词所打动,读来让人满口生香。诗词佳句与曲佳偶天成、情意细婉缠绵;“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权极言称赞王实甫的曲词有着诗歌的气韵,形成了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蒲腔蒲韵演西厢更是诗有意曲含情,舞美光效配合演员情感变化,细致入微。印象最深的赖婚约一出戏中,起初二人沉浸在订婚的欣喜之中,暖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继而老妇人的突然变化宛如晴天霹雳,音效光效瞬间随之改变,冷色的灯光衬托此刻人物内心的凝重与悲恸,配合的恰到好处。“骤然间一声哥哥毁春梦,老母亲出尔返尔太无情”人物的极致情绪更将观众紧密带入剧情,与情节变化水乳交融。唱腔音调不断提升也是表达出莺莺的满腔愤懑。

蒲剧青春版《西厢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经典的传统剧目,经过全新的改造,青年演员的独特演绎呈现给观众一个焕发新生的面貌。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希望《西厢记》会有越来越多全新的诠释呈现给观众。

 

喜看蒲剧《西厢记》

文/陈 栩

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有幸能现场观看蒲剧经典《西厢记》,实属幸运!蒲剧演绎的《西厢记》在梨园界久负盛名,此次小梅花版的成功演绎让人们看到了蒲剧未来的希望。长期以来,蒲剧困守于晋西南一隅,虽然拥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及众多看家绝技,但她的传播区域一直狭小,此次进京演出能让更多的北京观众有机会认识、了解和喜欢蒲剧,值得庆贺。

纵观全剧,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大亮点:

一、青年新秀挑大梁。此次演出的最大亮点是全剧主演皆由中国戏剧小梅花奖演员担纲,他们已经从当年稚嫩的孩童成长为蒲剧艺术星空冉冉升起的新星,这群二十多岁的青年演员不负众望,凭借他们刻苦的学习和精湛的演技唤回了古老蒲剧艺术的青春活力。玉不琢不成器。主演南征、任玲、吴敏丽和孙雪青演技经过多年舞台的摸爬滚打,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他们扮相俊美,以至于观众觉得,张生和崔莺莺,连同活泼仗义的红娘和刁钻的崔老夫人就应该是他们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演员今年九月将在运城学院音乐系深造,专攻蒲剧表演,在理论、身段、唱腔以及文化方面全面提升,这将是蒲剧历史上的第一批本科生,大学深造无疑将为他们的艺术表演插上高飞云空的翅膀。

二、剧本的成功改编。《西厢记》被誉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曲辞华丽优美,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集大成者,更是戏曲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此次蒲剧演出本由著名国家一级编剧韩树荆先生改编,改编本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在结合蒲剧唱腔的基础上力求保持唱词神韵,再融入了晋地的方言俗语,一番点化再造之后,于是蒲剧舞台上的《西厢记》便脱胎换骨,雅俗共赏,独具特色,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便是明证。从元杂剧到南戏再到明清传奇,戏曲剧本如何与本剧种兼容,是戏曲界长期探讨的焦点问题,而蒲剧《西厢记》的成功诞生及其经典化,为此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

三、育人模式结硕果。戏曲人才是蒲剧艺术薪火相传的命门所在,此次汇报演出由运城学院、运城文化艺术学校和运城市青年蒲剧团联袂,开创了蒲剧人才培养的全新局面。在著名蒲剧艺术家景雪变教授的带领下,蒲剧传承实行了校团合一的教育模式,多年实践,真正走出了教研与实践、创作于演出、课堂与舞台的无缝对接,打赢了一场蒲剧传承保护的阵地战。此次演出,既有剧团业务骨干,也有小梅花演员,还有尚在艺校学习的“小和尚”,他们的精诚合作成就了美妙动人的西厢之夜。

蒲剧艺术的传承任重而道远,蒲剧如何拥有更多的话语空间,如何在更广阔的平台传播,依然是文艺界和学术界值得重视和研讨的重大课题。我们相信这群可爱的青年演员将有更多的惊喜奉献给观众,祝福他们,祝福蒲剧!

 

思蒲剧《西厢记》之

小红娘在现实语境中的生存依据

文/赵悦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代戏曲剧本《西厢记》中的诸多佳句天然偶成,在这般曼妙却又伤感径致悲切的气氛中,莺莺肠断长亭,老夫人余怒未消,张生泪别娇妻,而我们的红娘,跟在莺莺身后,却成了最淡然的那个人。由此引起我的思考,在各剧种多版本的《西厢记》中,焉得为红娘正名者耶?

《西厢记》自问世来,作为千古爱情佳话感染浸润着国人的心灵,一句“愿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令无数在爱中步履不停的人们奉为圭臬。中国戏曲讲求审美,角色带着任务出场,在戏中各得其所。无论莺莺订亲,张生爱慕,老夫人阻挠,还是张生赶考长亭送别,看似各成一章的结构中,唯独不能少了小红娘的存在。因为缺少小红娘,《西厢记》便无可为其,缺少了她,《西厢记》流传至今的效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何出此言?小红娘,精灵古怪,虽略显俗气,却是大俗大美,不胜欢喜。各地方戏中的小红娘戏份与崔莺莺一样重,甚至京剧荀派单有一出戏名《红娘》。而在蒲剧《西厢记》中,小红娘贯穿全场,无论在老夫人变卦时,崔莺莺羞恼还盼时,张生害相思病时,老夫人拷问时,小红娘的词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直至推进到结尾,小红娘身影隐去,张生与莺莺大段抒情,那一刻我却不关心他们,只想红娘。人皆有情,红娘最甚,且将她全部之心情投入在与她有关的每个人身上。观众的视野之开阔,阅历之丰富,他们很熟悉张生只辈,莺莺之流,老夫人之地位者一举一动,心于之已然平静,无料竟择这一人,没有身份地位可言,没有知书达理可讲,却有一颗与世道不符的纤尘不染的纯净的心,与其说是被《西厢记》浸润感动,不如说是在品味小红娘的一举一动之间,看到一个更清澈澄明,打抱不平的心灵,而这样的心灵,在现实社会中,已无处寻觅,若说戏曲写意之美让人沉沦之中,而经典作品之放在任何语境下皆能映照特定时代与社会,更使人们麻木的心无处遁逃,情感之包裹、唤醒、沉浸。只坐在这里,人戏相间,渐至一体,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时光流转,一眼千年。好的戏曲作品穿越时空,让今人仍能体悟无尽的美,走进剧场,你会找到一切的答案。

 

观蒲剧《西厢记》有感

文/饶骞

《西厢记》的故事如果要追溯起来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文言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北宋时期,《莺莺传》被收入官修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成为一些文人编撰话本小说、说唱故事的资料来源。宋代秦观、毛滂都写过【调笑转踏·莺莺】,赵德麟也有《蝶恋花鼓子词》。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出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后来王实甫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之上,以其惊人的艺术才华和超越现实的思想意识,创造出了元杂剧《西厢记》,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钮骠主编《中国戏曲史教程》。)

然而,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西厢记》的故事仍在被各个剧种竞相搬演。据我所知的就有昆曲《西厢记》(北方昆曲剧院)、《红娘》(苏州昆曲剧院);京剧《西厢记》(“张派”)、《红娘》(“荀派”);豫剧《拷红》;越剧《西厢记》等等。由此可见,这部作品之所以几百年来仍未绝响于戏曲舞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可见一斑。而蒲剧的《西厢记》演来似乎一别于以上的任何剧种,地方特色非常浓郁。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山西蒲州的普救寺,而蒲剧(蒲州梆子)又起源于山西蒲州,所以真可谓是“自家人扮演自家事”。蒲剧《西厢记》一共通过“喜相逢”“退贼兵”“赖婚约”“双传简”“跳粉墙”“寄药方”“会西厢”“拷红娘”“西厢别”九场戏,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完整的西厢记的故事。在剧本方面,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变雅为俗、俗中见雅”,将原著《西厢记》的语言变换成了富于地方特色的蒲剧语言,而且还加入了一些方言俚语,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可谓是将这一传统的爱情故事拉近了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其次,在舞台呈现方面,通过变换的传统戏曲舞台“检场”的模式,极其自由的发挥了戏曲舞台时空变幻的灵活。巧妙地化用了传统“一桌二椅”的表现样式,使得整个舞台看起来非常简洁、空灵,充分发挥了戏曲表演以简驭繁的美学特征。

在音乐唱腔方面,蒲剧以腔高板急、高亢激越、朴实奔放为特点,虽更善于表演慷慨悲壮的历史剧,但在这出一才子佳人为主的细腻缠绵的爱情剧上,演来似乎更有一番风味。通过音乐唱腔的形象,塑造出了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大家闺秀崔莺莺和对爱情专一、风流又流露出些许傻气、可爱的“志诚种”张生以及智慧热心的红娘。音乐可谓是本剧最成功的一个方面。

当然,个人感觉本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人物的服装造型偏“越扮”,似乎失去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的“厚重感”。以及在“赖婚约”一场戏中,舞台设置得不好,张生和崔莺莺的位置离得过远,二人缺乏交流,最后张生也缺乏与老夫人据理力争的反抗。以及在“跳粉墙”一场戏中崔莺莺的“赖简”的思想转换缺乏过渡。不过这些问题“瑕不掩瑜”,整体来说这是一部焕发着青春气息的传统剧目,为“老戏新演”树立了榜样,也为“传统剧目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尹晴画

暑假看的戏大多是糟心的戏,看完之后连一个点评都懒得说。心里一直在念叨着,“我需要一部好戏来刷洗内心,来清洗眼睛。”蒲剧《西厢记》一登场,我心里痛快多了,还是传统戏好看啊!

蒲剧的唱腔我是听不大惯的,总觉得像豫剧又像梆子。后来同学点评,“这真是丑萌丑萌的唱腔。”有点不好听但是觉得很舒服,这种不太专业的结论却引起我的共鸣。故事结构安排的真好呀,崔莺莺、张生、红娘三个主角行动线全程交织,环环相扣,这是一句老套的话,但是我额外注意到一件事:他们之间是此起彼伏的,很少能有三个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主要情节。一来是为了给各自腾出表演空间,二来是为了给演员充分的时间休整。现在写戏创作的过程中,这个问题一再被忽略,今天在观摩《西厢记》的时候,引起我的重视。

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一直牢记着念白要简化,唱词要顺滑。最近我有去读一些传统戏的剧本,发现作者的台词大多是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读起来畅快淋漓,十分过瘾。在《西厢记》中,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娘与法聪和尚的那一段俏皮的对话,八个“这个、那个”串联的台词十分精妙,让人啧啧称奇。可见剧本创作不仅要讲究文章规矩,更胜在颇有巧思。

通过这一次的观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剧种,看到了一出精彩的剧目,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话不赘述,希望这样的戏多来几出!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王琪

在众多《西厢记》版本中,我第一次到剧院看现场版的就是这出蒲剧,当然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蒲剧,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这次观剧,我最大的感触主要在两点一是主角的服装,二是崔夫人的人物性格。

首先,在第一出戏中,崔相国逝世,崔夫人带莺莺到寺庙做法事。主角们一出场,我最关注的不是一袭白衣似仙的莺莺,反倒是崔夫人。崔夫人的服饰,在原有的帔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面料上采用了黑色香云纱一类的面料,上绣金色团花,即大气又轻巧灵动。整体看起来,人物的身份感能够显示出来,又不失创新感。第二套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张生与莺莺的荧光粉色的对帔,配上蓝色的灯光,无论是观剧时还是观剧后,甚至到现在,这两套衣服都让我无法理解。颜色上使用粉色系,我觉得无不可为,关键在于这种荧光粉色,既不典雅也不大方,只能让人感受到廉价与无法理解。如果设计者想表达浪漫爱情氛围,大有颜色可用,对此实在难以理解。

其次,对于人物性格,我认为全剧中崔夫人的形象并不是完全负面的。无论从现代还是当时代时代背景下,崔夫人以一个长者,一个母亲的角度,为自己的女儿去思考,这是没错的。她的“嫌贫爱富”是建立在自己相国夫人的身份背景下,无论从权与、钱的角度下,她都有足够的实力给予莺莺和张生良好的生活,使其衣食无忧。但是她却拒绝,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因为莺莺与张生二人并没同样的成长历程,没有同样的家庭背景,她们阶级相差甚远,这就使得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有很大的不同。崔夫人的思考,并不多余也并不负面,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嫌贫爱富”,从另一个角度讲,她是为了两个年轻人的未来,这是一个长者的长远目光。

总体来讲,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观剧历程,又激起了我的观剧兴趣。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可以去看各种戏剧。

 

《西厢记》剧评

文/辛黄贤

戏的第一幕出现在寺庙中,字画悬挂在舞台上,有几个小和尚坐在舞台上,舞美效果把寺庙的氛围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大雄宝殿中,方丈、老妇人、红娘等人进殿时都有一个迈脚的动作,体现了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在悔婚一出,张生和崔莺莺的衣服颜色一样,都为嫩粉色系,可以看出他们两个内心相爱,但却受到了阻止。

在经过跳粉墙,发生待月西厢下一系列的故事之后,在寄药方一出,可以看出崔莺莺小姐的房间中的景片在舞台的左边,张生房间中的景片在舞台的右面,而到了老夫人,背景的景片就到了中间,以此来区别三个不同的场景。

在会西厢一出中,红娘去给生病的张生送药方,张生头上包了个头巾来表示生病的状态,得知莺莺小姐要与他见面之后,他把头巾扯了下来,病仿佛也快速的好了。拷红娘一出应该是全剧中最好看的了,红娘言语幽默,动作夸张,另场内观众叫好连连,完美还击了老夫人,促进了崔莺莺和张生恋情的发展。在西厢别一出,崔莺莺与张生又都换上了白色的衣服,显然道别是让人悲伤的,他们的恋情受到了老夫人的阻挡。演出最后并没有以他们两个成婚的皆大欢喜场面作为结局,而是演到张生进京赶考与莺莺分别时,几个小和尚出来便结束了演出,可能也是想给观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吧。

 

蒲剧《西厢记》观后感

文/许源

23日,有幸在中国评剧院观看了由山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表演的《西厢记》,剧情不必赘述,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这出蒲剧的《西厢记》不同,它是一部经改编后以悲剧结局收场的《西厢记》,虽然这部戏仍然沿用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对《莺莺传》和董解元西厢记中的情节改进部分,也在全戏的各个细节部分展现了封建礼教下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但它的结局仍然是以悲剧收场,崔母最终还是把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拆散,结局仍旧退回了最原始的《莺莺传》的结局,虽然这与王实甫所倡导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相违背,但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

抛却内容不谈,这次观剧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演员阵容,这出戏的演员阵容以青年演员为主,从南征饰的张珙、任玲饰的崔莺莺、吴敏丽饰的红娘等主演,到饰演小和尚的6位配角,但其带给人的艺术震撼也是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在戏曲事业不被人看好甚至是到达不景气地步的今天,作为一个地方戏,蒲剧却能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不得不让人感叹戏曲文艺的魅力。

就像在这出戏的宣传单页上也在最显眼的封面标注着此剧是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晋京献礼剧目,可以说,这次的蒲剧的各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出了各位表演艺术家的潜心钻研和改进外,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和创新工作,认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国将兴,必将重礼度而兴文艺,国家发展和文艺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互生共利。

戏曲中国,中国戏曲,壮乎哉我戏曲中国,与天不老,雄乎哉我中国戏曲,与国无疆!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叶颖

本人于9月23日观看了蒲剧《西厢记》,观看前得知,《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看完戏曲后,觉得这是一部很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状况的戏剧。

首先,戏中崔夫人确不是一个反面角色,刚刚看到她的出场,可能会觉得她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但是仔细思考,她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长者,显然不会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她的“嫌贫爱富”不是为了自己,甚至不是为了女儿(因为崔相国家里足够有钱支付张生与崔莺莺的生活),而是她具有着根深蒂固的门当户对的思想,认为接纳张生是一件可耻、丢人甚至不道德的事情,就好像现今的社会中一位女性自己的名节受到践踏一样。

再说崔莺莺,她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冲破封建思想束缚,难能可贵,她的形象意味着古代人的解放思想的发芽。再说张生,他自己是个穷酸秀才,却在爱情方面敢于追求,不顾世俗眼光。再说红娘,她在戏中是个极端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她的性格是封建地主迫害下的少女角色。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魏熠豪

剧一开场,几个小和尚坐在几幅画下面,画面吊杆垂下来都是几个主要人物,像是几个屏风。小和尚烘托了剧场几分俏皮的气氛。看完整部剧布景基本都是悬挂的,比较单调,地面上也没有做过多的层次上的划分,应该是为了体现演员的的身段和嗓音吧。但这里面几个小和尚贯穿始终,里面运用最精彩的就是小和尚,他们很淘气地随着鼓点一顿顿的动作来完成换景的任务,使景片的更换很自然又多了几分风趣。然后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娘了,当张生得重病又喜得莺莺的信件,激动的手颤抖,红娘便说张生在筛糠,引得观众大笑;再有就是红娘说张生是熟贼来挖苦张生,张生气的浑身颤抖,也体现出红娘泼辣的鲜明的性格特征。

整部剧看下来总觉得红娘的戏份过于丰富,把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弱化了,是引得了很多掌声和赞叹,但弱化了剧本中的幽幽怨怨,凄凄苦苦的悲情的情感基调,多的都是玩笑,感觉是在迎合观众的笑点,这是我看完这部剧最不能接受的。这个版本完全是用来搞笑的,然而真正王实莆是拿红娘来搞笑的吗?他是在借张生与崔莺莺的离合之情写国家兴亡之感啊!但不论剧情,服装做的是挺好的,根据不同的剧情换不同颜色的衣服,几个活泼的小和尚换道具很出彩。这是我看完这部剧最大的感受。

 

别具一格声情并茂

文/荆毅

蒲剧《西厢记》在保留原作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剪裁,精心刻画了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变化。看了全剧我认为舞台呈现是非常精彩、特别精彩的,无论从演唱、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可以说是质量上乘,且本剧主要演员均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饰演,年龄虽小,表演却十分动情,非常值得点赞。尤其在悔婚约、跳粉墙、拷红娘、寄药方、会西厢几场戏中,老夫人、崔莺莺、红娘、张生几个主要人物的唱词、表演着实让人拍手称赞。年纪轻轻的小演员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感叹。运城市的戏曲事业发展的好,青少年戏曲演员培养的更好,可见运城戏曲和蒲剧艺术的演员后辈梯队建设是十分完备和优秀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在导演处理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采用不闭二道幕的形式,以几个诙谐风趣的小和尚“检场”来过换场景,既加快了场景变换的节奏,通顺流畅,又渲染了普救寺特有的环境气氛,有几场戏还把前一场的情景延续和下一场的剧情衔接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纵观全剧,蒲剧《西厢记》在艺术上的追求,实现了民族风格、地方风采,时代风韵以及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把这个来源于民间的古典戏曲作品还给了人民,使它以新的面貌回归民间,并且使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观蒲剧《西厢记》有感

文/王可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作品而论,有两座高峰,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西厢记》表现的是一个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流畅。蒲剧《西厢记》的改编是对王实甫《西厢记》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山西地方戏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幸观看了蒲剧版《西厢记》,感慨颇深。尤其是那段:“【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场词优美深长。

戏中小和尚充满了禅意,贯穿始终,趣味十足。这部戏中我最喜欢的是拷红这一段,红娘跟老夫人的正面冲突后,红娘采取的是摆事实、说道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策略。在老夫人气势汹汹,大兴问罪之师时,红娘模仿张生的声口,指责老夫人恩将仇报,这是她对老夫人摆的第一个事实。从这个事实看,莺张的私自会合,都由老夫人赖婚引起,跟红娘无关。红娘巧妙地把老夫人责问她的话头一步步引到莺莺、张生方面来,摆脱了自己的被动处境,又进一步奚落了老夫人。蒲剧《西厢记》主要演员均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饰演,十分精彩值得推荐!

 

《西厢记》剧评

文/王丽婷

看过几个版本的《西厢记》了,当然也包括《红娘》、《莺莺传》,所以对这个剧算是比较熟悉的了。今天看的小百花版·蒲剧《西厢记》使我眼前一亮,首先演出刚开始就是是六个小和尚开场,小和尚的表演加上配乐都融合了中国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很有意思,我被他们很快的带入了戏里。我本身是学戏曲服装设计专业的,因此演员的服装引起了我的注意。演员的服装一改传统衣箱的穿衣特点,每个演员的衣服都很合体,女性演员的服装更显腰身。剧中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崔夫人(老旦)、崔莺莺(正旦)、红娘(小花旦),三各人物的服装色彩对比分明,突出角色。崔莺莺整个剧的服装都是色彩淡雅、纹样也是端庄大方、规规矩矩的,突出相国小姐的身份。

崔夫人出场时披一身黑色的纱帔,因为是祭奠相国亡灵,穿着得体稳重;教训红娘的一场,又是身披一件紫灰色的团花帔,纹样是团纹,配一套秋香色的绣线,显得沉稳大方;再说小红娘,整场戏的服装色彩鲜明、明快活泼,纹样布局多为散花布局,突出小红娘的活泼可爱,机智灵敏的形象。我整体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版本的,“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主要演员都是“小梅花奖”获得者,扮演六个可爱的小和尚的演员是山西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学生,可称得上实力阵容了,演出时观众们掌声不断,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西厢记》剧评

文/卢路路

青春版《西厢记》,看到青春两个字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抢了票,青春总是很诱人的字眼。果然,小梅花版《西厢记》确实很养眼,表演功力自然也不一般!

提起《西厢记》总是要先想到王实甫,当然也少不了“董西厢”。在看之前我很好奇改编版会如何处理剧情的发展,结局的悲剧处理让我觉得颇为意外。该戏沿用了了“王西厢”中对《莺莺传》、“董西厢”的情节改进部分,也如“王西厢”一样着力展现了封建礼教下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但它的结局仍然是以悲剧收场,崔母最终还是把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拆散了,崔张的爱情向往依然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而打败,结局还退化回了《莺莺传》在封建礼教下拆散了崔莺莺与张生的价值观念,这与王实甫《西厢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主题是不吻合的,也不符合中国戏曲的以大团圆结局的手法。在观剧过程中,我注意到剧中有很多的喜剧效果的念白和表演,但是总觉得和该戏的悲剧主题不甚搭配,此处是否可以按照故事发展进行喜剧结尾,未尝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张生这个人物塑造上,我认为似乎有些浅显,他哭他笑,他气他闹,似乎有些仓促,导致整个戏的节奏不甚舒服。

剧中小和尚的设置让我觉得颇为巧妙,通过小和尚的进进出出来来进行场景的调换,十分有新意。

 

青春版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杨亚宁

有幸观看了青春版蒲剧《西厢记》,该剧又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而来,沿用了主人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同时也对一些经典情节进行了保留。该剧最终以悲剧结尾,在张生和莺莺为反抗封建礼教用尽了全力后,仍旧不得不被迫分离,这对青年男女根本没能逃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甚是凄凉。这样的结尾和整体的剧情发展似乎有些微的不搭配,在众多的喜剧效果的表演和念白中,急转为悲剧结尾,似乎有些突然。

青春版蒲剧《西厢记》朴实无华,念白唱段都十分生动形象,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在红娘的表演上,她天真、俏皮又机智。面对小姐她是同情疼惜,面对张生她是打趣关怀,面对老夫人时她是有条有理,理直气壮。在张生和莺莺的塑造上,我认为可以略微增加两人的反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否则同哭同笑,未免有些单一。应更加深入人物身份及其内心思考,更加突出人物个性,丰富人物表演。

青春版蒲剧《西厢记》的舞台呈现十分精彩。无论从演唱、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可以说是非常用心,值得品评。这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众多的小和尚,小和尚在戏中的安插十分巧妙,不仅起到了场与场之间的连接,他们诙谐有趣的表演更为该戏增色添彩!

 

蒲剧《西厢记》剧评

文/张雨茗

蒲剧,有名蒲川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对于当今文化生活多元化、后继人才断档的现象,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培养了一批我们今天在台上看到的青年演员,年龄均为十几岁。但这些小演员为我们呈现的表演技艺已非常成熟,唱、念、做、打毫不逊色,而且全部是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西厢记》是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作品的巅峰,作品根据王实甫原剧改编,结局是老夫人命张生赴京应试,拆散了一对鸳鸯。《西厢记》曾以京剧、越剧、豫剧等多种剧种出现在观众视野,今以蒲剧形式演出自然在音乐和表演艺术上具有明显的差别。蒲剧以腔高板急、高亢激越、朴实豪放等特点,在崔莺莺和红娘一开嗓的声腔中便可听出。伴奏的情景音乐单独用琵琶来表现莺莺婉转的内心戏和与张生细腻缠绵的情感。

个人认为剧中有两大亮点。一为红娘,小演员将红娘俏皮、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等这一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尤其是红娘批老夫人的三不是时,扮官老爷时那种装腔作势和害怕老夫人责怪作为丫鬟的自己时那种瞬间的反差拿捏十分到位,同时也增加了喜感。第二大亮点为一开场以法聪和尚和一众小和尚来引入剧情。法聪在剧中起到了贯穿全剧的作用,也兼有旁白的功效。在场次间由众小和尚随着音乐节奏搬东西,既是戏中人又巧妙转换了场景,可谓一举两得,小演员们饰演的众小和尚也为戏曲增添了喜感。

 

《西厢记》观后感

文/陈雪端

《西厢记》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演出形式也有很多剧本,像京剧、昆曲、越剧等等,九月二十三号在中国评剧院看的是小梅花蒲剧版的《西厢记》。整个演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很开心能抢到研部分发的戏票,很难忘。

《西厢记》剧情大家应该都知道,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历经老妇人的毁约等在小红娘的传信下终于喜结连理的故事情节。就演出的表演上来看,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红娘。吴敏丽把小红娘的俏皮、可爱、机灵演绎的太好了。演员加入了很多小动作,很能激中观众的点,在演出过程中迎来阵阵掌声和欢呼,这是很成功的。作为年轻观剧者,我进入剧中了,我可以跟着故事发展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我认为这是青春版的成功。整部剧的风格感觉很俏皮,不仅小红娘,剧中群演小和尚是运城文化艺术学校蒲剧班的小学员,有的年龄很小,表演的太可爱了。另外崔莺莺和法聪的饰演者是姐弟,好多剧中演员都是得过小梅花奖的,真的是很喜欢的一部戏,值得大家观赏。

 

蒲剧《西厢记》观后感

文/张玲茹

一部《西厢记》,历来被视为我国古典戏曲的杰出之作。从昆曲到京剧、豫剧、越剧.....蒲剧,几乎各个剧种都有《西厢记》的演出。而对于蒲剧,《西厢》的演绎不仅是对一双多情的儿女爱情的歌颂,对鲜明人物性格的喜爱,对这部中国古典名作的推崇,更重要的是《西厢记》的发生地点就在现在的永济市,即蒲剧的兴起地。因此,对于《西厢》的演绎,蒲剧也有自己的理解。

蒲剧《西厢记》基本上完整了演绎了王实甫《西厢记》的整体故事,但是,它一改古典戏曲中张生考取功名,最终与莺莺团员的大团圆结局,而是以第四本中的张生赴考,梦中与莺莺相见而结尾,留给观众以想象。它继承了金批西厢的观点,认为第五本的张生考取功名、郑恒的抢夺、最终团员乃是“狗尾续貂”,实在是无必要。作为戏剧创作而言,以梦境结尾,能够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留给观者无穷的意境去思索、去品味。这种开放式的结局自然比一个确定的、无趣的、甚至是不合人物性格的结尾更讨喜。

中国古典戏曲往往有中一成不变、相对固定的程式化和“大团圆”结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感性的情感追求。现代的戏剧,更加追求一种理性的追思。纵观如今北京的大小剧场现代戏曲,不管戏剧剧本和表演质量高度,它们都有着重视主观思想表现,重视艺术想象,重视戏剧形式创新的观念表现。“个性”“思考”“独立”成为这个时代最普遍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们坦然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多元文化融合带来的思想观念转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蒲剧《西厢记》的结尾既遵循了古典戏曲质朴之美,也顺带了时代的审美,这种开放性结局中在期待中的痛苦与幽怨会比欢乐更长时间的留在观众的脑海中。

 

愿今夜西厢人团圆

——观蒲剧《西厢记》

文/刘芯男

蒲剧《西厢记》, 何为蒲剧?

蒲剧又叫乱弹,因以枣木梆子击节,被称梆子腔。兴起于山西省南部蒲州(今永济县境),称南路梆子,也叫蒲州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河南、陕西,并曾远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蒲剧的剧目很多,其中经典剧目和传统剧目有《盘陀山》《红梅阁》《忠义侠》《宁武关》《薛刚反唐》《西厢记》等。  

其中尤以《西厢记》备受人关注,其因有二:一、它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几乎各个剧种都有《西厢记》这个剧目;二、故事的发生地就在现在的永济市,即蒲剧的兴起地。所以对《西厢记》的研究中,蒲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蒲剧《西厢记》中,编导对原剧本作了很好的修改,其中较突出,改编较好的就是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和张珙修书请白马将军出兵解围这一出。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这一段占到全剧的六分之一长,过分的渲染当时的危急以及张珙的机智,而从全剧的主旨来看,这些都不是剧本所要表达的重点,所以显得过于冗赘。

蒲剧《西厢记》,为之精简不少,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到白马将军退去贼兵总共不出小半场。贼兵来时的那种慌张忙乱,则是通过那一大群小和尚来表现的,特别是法聪和尚和报讯和尚。危急的时候,老妇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决定退贼兵者娶女儿为妻,张生得到了机遇,展示了才能,最后请来白马将军解围。原剧中庞大的情节错杂复杂的人物上下场,蒲剧版《西厢记》仅仅让法聪和尚在场与场的衔接中说了出来;“酸秀才还真有本领,笔尖儿横扫五千兵。老妇人东阁摆喜宴,且看张生配莺莺。”交待了剧中没有出现的结果。

法聪和尚在每场结束的时候出来的那一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对白也是编导的构思精巧之处,以上文为例,除了缩短了冗长的故事之外,还交待了下文的情节,让观众产生一种期待感,为以后出现的老妇人的悔婚以及各种波折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所以场与场之间对白的插入与运用起到了演员演唱和表演所起不到的作用。

剧本中改动最大胆的应该算是结尾了。古典戏曲剧本中写的是张生考取了功名,最终与莺莺团圆,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大团圆的结局,符合传统的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但是这个结局其实不是很符合戏剧的创作原则,作为一门艺术来讲,它应该更加努力去把受众带到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让大家有足够的领域去思索,而并不是主动给出一个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结局。

这个结局往往是牵强的,并且或多或少会削弱艺术本身带给欣赏者的震撼力。蒲剧的编导把这个累赘的小尾巴给去掉了,我觉得这是一大进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意识到了这个结局的出现往往不是作者即王实甫本身的意愿,可能是出于对作品受欢迎程度的考虑和对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妥协。金圣叹在评点《六大才子书》中认为王本《西厢记》第五本的不合理性。蒲剧版的改懂或多或少受了金圣叹的影响,这是时代变迁的进步,从受众的出发点看固然是给观众留下许多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