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研究生学术讲座系列之—— 谭铁志《新文科、新媒介、新艺术》

                                         

个人简介

谭铁志,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媒体艺术系主任、图书馆馆长。

所授课程:

新媒体艺术概论、造型艺术基础、设计艺术方法、主题空间设计、媒介实验表现、创意产品设计、当代艺术解读。

研究方向: 视觉与媒体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主要著作:《演剧与影视舞台空间创意》《戏曲文化创意设计实践》

科研项目: 

“戏曲文化视觉创意设计与新媒体表现方法研究”;“中国民族艺术教育、测量、评估与记录标准建设”;“从新媒体艺术途径到视觉艺术与设计表达应用研究”;

主要荣誉: 

“重基础、强实践”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歌剧《党的女儿》,全军文艺会演绘景一等奖。

讲座内容

谭老师本次的讲座专题为《新文科、新媒介、新艺术》。首先,谭老师引出了“新文科”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点,重点展开了五个部分内容的讲解。第一部分是关于时代的认识;第二部分是戏曲文化与问题;第三部分是传统艺术在大师时代传播的启示;第四部分是对于戏曲文化产业链业态的认识;第五部分是国戏新媒体艺术实践。

“新文科”产生的时代背景

五四以后,西方的学术概念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学科体系,这时主要是向苏联学习,许多大学的建制吸收、模仿苏联的教研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更加注重对西方的现代艺术、科学体系的学习。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愈加强大,文化生命力更加持久,世界影响力稳步提升。因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更加注重中国的经验和模式,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与理念。“新文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新概念。

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以前,“文科”的范围非常广泛,艺术学是设于文学类下面的一级学科,现在,艺术学独立于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知识体系结构发生的变化。

“新文科”的特性

第一、综合性。新文学下设的学科体系多元庞杂,内容相互交叉。

第二,人文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正是传达一种价值观及社会价值取向。

第一部分——关于时代的认识

1.新媒体时代

当今时代,人类对信息的认知系统发生了革新,原有认知体系正在滞后甚至失效。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数字化。以往学戏曲表演,是通过老师“口传心授”。这是一种经验式的传授。而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数据,让表演内容更精确,更科学,更合理,也能让演员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二,交互性。这是一个交互的时代,交互性是新媒体技术给予信息传达的基本保障。

第三,网络化、智能化。新媒体时代的本质就是创新发展。

2.文化自信的时代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新时代下,戏曲的传承、转化、发展和传播成为增强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把戏曲艺术的符号化、程式性和写意化的核心特征体现出来,突出强调戏曲艺术的独特性,发展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3.文化创意产业时代

文化与旅游合并,这并非是简单的“二变一”。一方面原因是文化缺少产业的支撑,另一方面是旅游缺乏文化的品质。其合并的最重要结果,便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它首先是精神产品,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其次是文化与经济战略,如美国电影;再次是创新创意,这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内容;最后是融合发展,如上述文化部和旅游部的结合。

4.后新冠时代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对很多理念模式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完善;行业秩序有所更新;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种新常态也带来了很多新形式,如云课堂、云会议、云演出等,很可能会成为这个时期留下的特有“遗产”。

第二部分、戏曲文化与问题

1.关于“问题意识”     

前面提到,对于新文科,最重要的是基于问题、基于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在这一部分,谭老师强调,我们应具备“问题意识”,以敏锐的视角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以具体实例,为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做出了讲解。

据2017年国家文化部普查,我国现仅存戏曲剧种348个。其中,剧种的消亡便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剧种是在什么环境下消亡的?剧种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天一些剧种发展得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

2.戏曲文化的特性

(1)研究思维:共性与个性全方位把握

对于戏曲的研究,不同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从视觉艺术研究角度看,既要把握整体,也要把握具体的的细节,在对不同类型文化进行创作或传播时,应注意把握其自身的特质。文人的戏曲文化,注重抒情言志,展示才华;宫廷戏曲文化,最典型的是讲究排场、精致与规范;民间的戏曲文化,最注重乡音乡情、民风民俗。

(2)创造性

戏曲文化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核心就是创造。王瑶卿,集前辈旦行艺术之大成,进行革新创造,开扩了旦行演员的新道路,促进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的发展;梅兰芳,“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剧目内容、旦角的头饰、服饰还有动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创新;《白蛇传》之所以成为中国戏曲学院的校戏,其原因是经过田汉先生等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塑造了追求纯真爱情的白素贞,这部戏因时代而创新,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

第三部分——传统艺术在大师时代传播的启示

1905年,谭鑫培六十寿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1948年,梅兰芳在上海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传统戏曲艺术在大师时代传播的方式,给了我们启示。       

启示:戏曲从来没有排斥过“新”,我们应以史为鉴,推动戏曲文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合发展是戏曲文化的本质,戏曲艺术需要更为多样的传播和输出方式。但是,戏曲艺术在即时融入与转化新媒体、新媒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移步不换形”的基本理念。最后,要重视审美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对话,在国家战略层次上,勇于肩负责任,进行文化的传承。

第四部分——戏曲文化产业链业态的认识

创作、排演、院团、工厂、教育、营销、传播、国际交流、大众生活、研究、转化等,都属于文化产业链链条的一部分。戏曲事业如何实现繁荣,就是看这个链条有多长。

以中国的动画片为例,过去中国也有《大闹天宫》等美术篇的经典,但我们仅仅停留于对影片本身的欣赏。而迪士尼动画却衍生出众多衍生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消费产业链,消费也由此展开。相对而言,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链就十分单薄。

戏曲文化在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时应注意以下时代背景:审美趣味的当代化、文化宣传热点化、媒介传播的整合化、业态承载融合化。

又如现在普遍关注的“非遗”问题,对待“非遗”,一定要用准确的视角。活鱼还要水中看,重视水,才能让鱼活的好。用德云社举例,郭德纲能够把德云社,把相声推出去,是因为他知道谁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戏曲也一样,要先认清市场,知道自己的受众,才能够适应市场,适应时代。

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传播比传承更重要。要让更多人的了解、喜爱戏曲文化,这是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我认为应该让“经典”变得熟悉,让“熟悉”变得新鲜,让“新鲜”变得好玩儿。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创新传播。

第五部分——国戏新媒体艺术实践

我校新媒体艺术实践强调:新专业、新队伍、新理念、新作为。这些所有的新作为都是为了戏曲艺术的创新传播而展开的一些实践。

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已经做过了很多不同的尝试,比如新媒体专业有过很多作品展览,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13年《启程》,14年《承传》,15年《薪传》,16年《移步》,17年《边式》,18年《亮相》,19年《融韵》,20年《程式》等等。

在做新媒介艺术创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在“谁和谁之间”、“把什么传播出去,传播给谁”。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很是丰富,如媒介传承与保护;媒介生活与时尚;媒介转化与创新;媒介研究与实验。合理利用新媒介,才能有新视野,运用了新视野,才能有戏曲的新的衍生。

讲座最后,谭老师对国戏学子提出殷切的期望——要发现戏曲文化传承、创新、传播中有价值的问题,投入戏曲事业新发展中进行有意义的研究与实践。